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6周的Goodman运动法干预,比较运动干预前后不同腰椎曲度大学生腰部功能状态的变化。研究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6个月内均无腰痛症状,通过X光拍摄,使用seze测量法测出腰椎前凸指数)的18名大学生为被试,随机分为减小组、正常组、增加组,共同进行为期6周的Goodman运动疗法训练。6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矢状面腰椎前凸指数、多裂肌物理状态、躯干肌肌肉耐力、Y-balance Test及表面肌电时域指标测试,用SPSS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1)运动干预后,减小组受试者静息状态下多裂肌频率及刚度提高(P<0.05)、增大组受试者静息状态下多裂肌衰减率上升(P<0.05)且衰减率高于减小组、正常组(P<0.05);(2)躯干肌耐力测试中,减小组受试者躯干肌耐力显著较低(P<0.05),运动干预对提升躯干背伸肌耐力的效果最显著(P<0.05);(3)Y-balance的在Posteromedial方向测试中,除增大组右侧下肢以外,其余得分在训练后均显著性提高(P<0.05);Posterolateral方向测试中,减小组、增大组在训练后双下肢得分均显著提高(P<0.05);各组Y-balance综合测试得分在运动干预后均显著提高(P<0.05);(4)正常组受试者多裂肌在不同条件下,脊柱突加载荷时,多裂肌均能先于髂肋肌收缩(P<0.05),而异常组受试者多裂肌存在激活延迟,Goodman运动干预对主动直臂上抬及睁眼接球情况下的多裂肌激活延迟有明显改善效果(P<0.05);(5)训练后,减小组受试者腰椎前凸指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1)不同腰椎曲度受试者腰部功能状态存在差异;(2)腰椎曲度异常组,在脊柱突然外加载荷时多裂肌不能够先于髂肋肌预先收缩,维持腰椎稳定。(3)Goodman运动疗法对改善躯干背伸肌耐力、Y-balance综合得分方面效果显著。(4)不同腰椎曲度受试者在使用同种运动干预手法时,存在不同干预效果,以腰椎曲度作为划分选择运动干预方式的指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