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观视角下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obertro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是民族之“脉”。我国历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则来自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物作为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是连接古今的重要文化遗产。以文物为对象的综艺节目在我国屡见不鲜,但影响平平,叫好不叫座的现象频现,难以达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效果。近几年,一批以文物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涌现,并广受好评。以《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为代表的文博类综艺节目让“文物”高而不冷,迅速掀起“文博热”。2017年底播出的《国家宝藏》不仅节目形式内容上有所创新,节目质量、社会反响也有提升,极富有中国特色,成为一档现象级节目,随着第二季的成功播出,为“文博热”再添一把火。对于任何一种媒介现象的研究都不仅仅是对单一节目成功经验的简单概括与总结,更重要的是通过仪式符号互动总结出节目的价值理念,以期为未来文博类综艺节目发展提供成功范式。本文首先对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仪式观进行简要的介绍与分析。包括对仪式的内涵与意义的介绍、对与仪式观密切相关的媒介事件和仪式传播的介绍、对传播仪式观的概述以及其理论渊源的梳理。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仪式观是本文的理论支撑,他以文化研究为核心,认为仪式是传播的隐喻,将传播看作是文化共享的仪式,正式提出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本文具体分析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节目的诞生、影响并用传播仪式观审视《国家宝藏》节目的合理性。面对当前综艺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各大主流媒体传播优秀文化的责任觉醒,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的背景,《国家宝藏》节目应运而生。《国家宝藏》节目从诞生之日起便产生巨大影响,节目热度由国内一直持续到国外。而《国家宝藏》节目作为一档文博类综艺节目,仪式化的表现形式贯穿始终、节目承担符号互动作用、与仪式观的传播目的相契合是其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整个节目就是一场文化共享的仪式。本文主要以符号为研究对象,具体从场景符号、模式符号、参与者符号三个角度入手,探讨符号在构建仪式化空间、推进仪式化流程等方面的作用,以便更好的理解《国家宝藏》节目的仪式内涵与意义。本文最后通过前文的分析,得出以仪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国家宝藏》节目,因仪式的推动所具有的域内价值和域外价值,即对内注重树立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认同,对外注重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通过对其所呈现的价值进行阐述,可以更好的理解《国家宝藏》的文化内涵与意义,打造正面的国家文化形象。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适合智孤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运动健身内容与方法,本研究结合羽毛球项目,探究适应智孤儿童学习与训练的羽毛球技术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及其应用的效果。采用专家效度和录像分析以及个案研究等方法,对智孤儿童羽毛球教学内容进行整理、筛选与验证,提出智孤儿童羽毛球循证实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求为特教学校或机构的体育教师、教练员、训练师和智孤患儿家庭进行羽毛球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论为:(1)证实了将智孤儿
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引起了教材改革。21世纪是个知识大爆炸时期,同样对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但随着对于教学质量要求的提高,相应的教材编写是否满足这个要求有待考察。习题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教材习题的特点能为教材编写提供相应的意见,也能为教师教学应达成的目标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向。本研究为了解教材习题编写的特点,采用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方法,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六年级的教材习
学位
本研究旨在探讨1975年以来,在菲律宾与中国经济发展和双边关系友好往来的大背景下,菲律宾华人认同转变的过程及其原因分析。论文以“菲律宾华人认同”为中心,将菲律宾华人认同分为政治认同、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论文主要对比1975年以来不同时期专家学者的调研数据来分析华人认同的转变,并结合菲律宾华人生活的历史背景分析其转变的原因。同时,论文基于导师2014年在大马尼拉田野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当代菲律宾华
隐私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基本权利。在国家致力于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影响下,公民对于自身权益维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我们频频能够看到某某公众人物工作室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的关于侵害自身隐私、名誉的律师函。随着网络的兴起,大众兴趣焦点的转移,公众人物这一群体频繁地充斥进人们的生活当中,拉近了普通公民与公众人物的距离同时也产生了矛盾。公众人物在这个顶级流量的时代一边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福利,一边也会承担
公益类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机构在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大力推进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机构的发展及绩效评价,该类机构的绩效评价研究,已成为政策层面及自身发展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我国公益类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机构不但尚未建立组织机构绩效评价制度,大部分公益类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机构没有开展过机构绩效评价,目前甚至没有查询到针对该类机构绩效评价的有关研究。而公益类科技情报(
学位
工作投入是员工积极向上工作状态的重要体现,与创新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等积极行为和优异的工作绩效密切相关,是组织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因素。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投入是每个组织生存与发展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然而,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组织常通过裁员、缩招、变革等手段,施行“996”、末尾淘汰制、竞聘上岗等新举措,这又引发了员工工作不安全感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员工可通过变换组织实现
反贫困一直以来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项历史任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儿童作为脆弱的群体,又是贫困的高发人群,且儿童贫困的内涵逐渐丰富,关注儿童贫困问题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促进社会公平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因此,研究儿童多维贫困问题,了解致贫原因,对于减少贫困,提高全民素质,建立人力资源强国都有重要意义。儿童贫困问题近年来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但是在研究
《新闻学》是松本君平唯一一部新闻学著作,可谓其新闻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松本君平也因此书奠定了在中国新闻学发展史上的启蒙地位,其位置的重要性也受到普遍认可。《新闻学》在中国一经翻译出版,虽看似引起暂时的轰动,但其所体现的松本君平的新闻学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主要运用历史文献法和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仔细研读《新闻学》日文原版和汉译本的基础之上,横向对比和纵向梳理松本君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