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尺度金属光学天线的近场与远场特性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mingw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纳米光学天线是一种可以突破衍射极限,能够把光学频段的电磁波高效耦合到纳米尺度空间的金属纳米光子器件,因其支持表面等离激元而具有高度场局域、场增强及重定向等特性,这些新颖独特的光学性质使其在众多领域颇受青睐,如高分辨率近场光学显微镜、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纳米光刻等。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金属纳米光学天线——双蝶形金属纳米光学天线,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和表面等离激元理论研究了其光学特性,其中包括近场局域场增强性、近场电场分布特性及远场方向性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矩形、梯形、蝶形三种基本对称振子结构金属纳米光学天线的近场特性。研究发现:蝶形对称振子具有最大的场增强因子,但这种场增强性对不同的入射光偏振方向表现出极不稳定性。2、研究了天线臂之间的夹缝以及不同的入射光偏振方向对双蝶形金属纳米光学天线场增强性及电场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蝶形光学天线具有比蝶形对称振子更强的场增强,选择合适的结构参数可以达到390倍的电场增强;随着夹缝的减小,场增强的分布区域逐渐由天线的中心转移到边缘,同时天线中心处的电场强度随之减小;与蝶形对称振子不同,双蝶形光学天线的场增强性对偏振方向不同的入射光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3、研究了天线结构参数的变化对双蝶形金属纳米光学天线远场方向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天线臂之间夹缝的减小使远场方向图中出现明显的旁瓣,且主瓣增益变大;当偶极子激励源垂直放在天线下方合适的距离时,远场方向图中会出现明显的旁瓣;天线臂长度的增大是导致远场方向图中出现旁瓣的主要因素;增加天线厚度同样能使远场方向图中出现旁瓣,且主瓣增益先变大后变小。研究结果表明,论文所设计的双蝶形金属纳米光学天线具有很强的局域场增强性,对不同的入射光偏振方向也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调整天线的结构参数能够改变与其相耦合的偶极子激励源的辐射方向性,对远场方向性的调控更加灵活。论文通过仿真实验研究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论文的研究工作为金属纳米光学天线的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其他文献
力学环境能够影响骨形态已经成为了骨生理学的基本原则。运动是产生外部应力的主要方式,运动方式、运动种类、运动时间等都会对骨量产生影响。本文主要目的是借助医学影像和
近年来,雷达信号模拟器的研究已成为现代电子对抗技术领域中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基于某雷达信号模拟测试系统的技术要求,采用组合频率合成技术研制了一种8~16GHz宽带跳频源。频率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继因特网之后,将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的热点技术之一,在军事、环境监测、医疗健康、空间探索、智能家居、交通控制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无线
协作通信可以充分利用通信系统资源,使得网络中的节点在传输过程中相互协作,提高网络性能,改善通信质量。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系统的精确资源配置,而没有考虑干扰给节点带来
随着嵌入式系统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和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系统的复杂度进一步提高,软硬件划分方法的研究日益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在软硬件协同设计中软硬件划分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营养卫生知识的普及,人们对食品质量需求观念不断更新,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关注食品质量。从食品生产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
同步是移动通信领域中的关键技术,是保障通信初始和进行的必要过程,对系统的性能影响重大。纵观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史,同步技术自始至终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WCDMA作为第三代
近年来,使用光交叉连接器(Optical Cross-Connect, OXC)进行波长路由的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光网络已成为广域骨干网中最可行的体系解决方案。随
无线通信中信号传输的多径衰落效应始终是困扰数据传输速率和服务质量的最大问题。分集是有效的对抗衰落的技术,常见的分集技术有时间分集、频率分集、空间分集等。其中,空间
模式识别是指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它是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应用于图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