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通过一定立法程序所规定的、为保障劳动者在履行必要的劳动义务后应获得的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工资收入的一种法律形式。最低工资标准的高低,不仅对收入分配有一定影响,还对就业、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重要问题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才能发挥最低工资制度的最大效果。如果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合理,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或过度使用,最终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这项制度存在就会受到质疑。我国于1994年正式实施最低工资制度。但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导致最低工资标准在制定和实施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宣传和执行力度不够,很多工人,尤其是农民工并不知道;最低工资的配套法律也不健全,导致最低工资的制定和实施并不规范;最低工资制定规则不合理,导致最低工资的标准十分低下;工会等代表工人利益的机构能力有限,在最低工资的制定和执行中呼声太小。因此对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研究现状、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实施的现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对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轨迹以及其在我国的实践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外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和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概况进行了分析。介绍美国、印度以及巴西等国家最低工资制度的制定背景、发展历史、实施状况以及发展特点。对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制定的目标、特点、实施效果以及最低工资标准与劳动力市场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述。目的在于,通过对国际、国内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概述分析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总结、归纳国外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中的经验和特点,并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建议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