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协同的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监管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m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推进时期,面临着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安全的多重困难局面,亟需构建现代化技术支撑的建设用地动态监管与服务信息化体系。本文致力于空地协同的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监管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空地协同的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监管理论框架、技术指标、技术模式,基于地理本体的建设用地监管多源异构数据集成,建设用地监管数据空间位置自动配准,空地协同的建设用地车载移动监管等关键技术,论文主要贡献如下:  (1)提出了空地协同的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监管技术模式。研究了空地协同的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监管技术理论框架,构建了空地协同的建设用地监管技术指标体系,建立了以对地观测与地面车载移动监测协同开展建设用地变化监测,基于监管数据库平台,利用车载移动监管技术装备与建设用地监管平台实现空地协同的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监管技术模式。  (2)提出了基于地理本体的建设用地监管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技术方法。提出由地理概念类、地理属性、地理关系、地理实例、地理公理构成的五元组地理本体模型,通过地理本体的构建、建设用地监管数据预处理、地理本体集成和建设用地监管数据集成四个步骤实现了基于地理本体的建设用地监管多源异构数据有效集成,确保建设用地监管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准确性。  (3)提出了建设用地监管数据空间位置自动配准技术。总结了基于格网坐标转换法的原理、特点,分析了其在我国大范围地心坐标系、参心坐标系转换中,较相似变换坐标转化法的优势,研究了格网构建模型和方法,格网法坐标转换各因素对转换精度的影响及其在建设用地监管业务中应用的技术流程。该方法的应用实现了建设用地监管数据的大范围、高精度、自适应空间位置配准。  (4)开发了空地协同的建设用地车载移动监管技术。在突破了大范围土地巡查路径规划与目标导航定位技术,车载建设用地监管数据动态采集与违法用地实时查处技术基础上,以车辆为载体,研制出车载移动监管技术系统,通过统筹视频、地面监测、低空遥测和空间定位等多种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与建设用地监管数据有效集成整合,叠加对比分析,从而实现对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动态和智能化监测监管。  (5)开发了空地协同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综合监管信息化平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成果,集成开发了空地协同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综合监管平台,并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该理论框架及其技术体系所搭建的徐州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综合监管平台,各项性能指标稳定,应用示范效果良好,为建设用地监测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重庆嘉陵工业集团“摩托车发动机气门相位、压缩比测量”为科研背景,研究开发了基于PC机的摩托车气门相位及压缩比测量系统。全文分为绪论、工作原理、总体设计、硬
飞秒激光双光子微细加工是利用强聚焦飞秒激光诱导材料发生显著的双光子激发,进而实现复杂三维结构的微纳米加工.作为一种新兴微细加工技术,飞秒激光双光子微细加工技术以其
工业控制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综合与集成,代表着当今自动化领域的发展方向.其中70年代至80年代发展起来的集散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已经相当完善,具有卓越的系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是当今自动化领域的热点之一,被称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随着现场总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成功的在工业控制、交通运输、自动化仪表、机器人、数控机
以反应精馏隔壁塔工艺替代常规反应精馏工艺合成氯乙酸甲酯,并对反应精馏隔壁塔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考察了进料位置、进料量、回流比、FS气相分配比等对产品质量分数和能耗的影
现代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线是对机动车综合安全性能进行检测的测控系统。系统中各种机械、电子元器件繁多,故障处理难度较大。因此,研究机动车检测线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对机
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电信号的一些基本知识;随后介绍了心电信号的小波、神经网络处理的发展及现状;随后在相应的章节对小波变换以及神经网络的部分基本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
由于油船安全操作至关重要,操作不当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污染等事故,在上油船之前很有必要对学员进行安全培训。传统的培训又抽象难以理解、很多操作受限,培训成本高等缺点,
在这个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有限元法也在各工程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它可以把抽象的数据图像化,人们可以通过有限元的各种云图非常方便的看到自己的分析结果,现在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是伴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而另辟蹊径的一种崭新的传感技术.这种传感器除具有一般光纤传感器的优点之外,还具有本征自相干能力强和在一根光纤上实现多点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