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执行着价格转换职能,从而成为调节一国贸易收支的重要杠杆。它的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平衡与国内经济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通过调整汇率来达到调节贸易收支的作用,汇率的影响越发显著。本文针对汇率的市场压力(EMP,exchange market pressure)进行研究,首先对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献做了简要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将我国汇率的汇率压力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汇率市场压力是汇率压力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汇率压力的大小。然后本文运用Weymark(1995)对汇率市场压力的定义,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来测算人民币汇率市场压力。定量分析方法采取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ADF单位根检验、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本文选取了适合中国的小型开放经济模型,对这个模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出模型的结构参数,进而用估计出的结构参数计算出人民币在1997—2006年所面临的汇率市场压力的大小,然后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人民币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出现了明显的贬值压力,而后,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以及贸易的不平衡,造成人民币慢慢从贬值压力过渡到升值压力,而这种压力也有扩大的趋势。最后,根据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及测算的结果,先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而对消除人民币汇率市场压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今后,我国应当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干预环境和运作机制,加大汇率波动区间,使人民币汇率体制慢慢向完全浮动汇率体制转变,同时要控制国内的货币供给和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而且要利用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内需,使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