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有效供给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vi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教育的竞争力,农村教育则是关系到中国整体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而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教育供给的有效性。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结构失衡、质量和效率低下、有失公平都是有效供给不足的表现,它已深层次的影响到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从有效供给的视角透视和研究农村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除结语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对研究这一问题的原因及学术界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说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同时,为提纲挈领起见,也对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基础及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通过经济学领域有效供给理论引申出教育有效供给理论,对教育有效供给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所研究的农村教育的范围,界定了农村教育有效供给的概念。并论述了农村教育有效供给的三个客观衡量标准:平衡标准、效率标准、公平标准。第三部分:笔者选取了西部地区的一个市——内江市作为个案,用农村教育有效供给的衡量标准对内江市农村教育进行的分析和评价,得出了内江市农村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包括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较差、供给结构不合理在内的供求失衡状况;供给效率低,表现在教育效率指标差强人意,农村教育为农户收入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小;内江市农村教育供给与城市教育比较,有失公平。第四部分:展开研究农村教育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资源供给体制使农村教育资供给总量不足,并通过“马太效应”强化了与城市教育的供给差距。二.“以县为主”的体制缺陷,办学主体单一、学校布局及教师的任用和激励上的管理缺陷,影响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三.个人需求不足对农村教育供给的抑止。四.对“向农化”和“非农化”认识不清,导致供给结构失衡。五.职业教育在农村教育供给中过于薄弱。六.农村教育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更显其有效供给不足。第五部分:就如何改善农村教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状况,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一.健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和建立非义务教育的多渠道投入体系。二.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三.改革教师人事制度。四.多渠道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五.通过深化“农科教”结合、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建立社区学院教育模式来丰富农村教育供给方式。结语:笔者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其他文献
区域运输通道作为区域运输骨干,承担了区域内主要的客货运输任务,同时不仅提高了区域内的交通可达性,而且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从而增强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对外辐射功能和
教育实习是体育教育专业教育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必经阶段。但是,面对我国体育教育实习时间短而集中、形式单一、实习指导不力以及先理论后实践的
教育供求问题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即使义务教育也不例外。尽管当前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除了少数贫困地区和特殊群体外,教育供给数量已基本满足教育需求;但是,我们
高新技术企业被认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其整体水平决定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影响着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四川省已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
<正>一、写意中国画理论的美学思想根源及写意理论的提出道家和玄学的重"意"而轻"言"、"象",以"意"为本的认识论、方法论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创作和艺术表现等方面都有深
大学文化具有独立性、传统性、引领性、地方性等特点。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在交融和互动中创新和发展。作为社会的组织部分,大学应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做社
<正> 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上海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高才苹女士最近主编了一册《新型供热锅炉手册》(选型、结构、安装、操作、维修),已由上海交通大
本文对中国古代的庄子哲学和西方近代的尼采哲学的渊源、结构和逻辑系统作了比较研究,认为庄子、尼采哲学本质上都是人格哲学。文章通过庄子、尼采两种哲学的比较,试图从人类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民工问题非常重视,特别提出了要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当前形势下,新生代农民工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其市民化的问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解决农民工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现代公路交通向高速、重载、大交通量和交通渠化的方面发展,这对高速公路普遍采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沥青混凝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