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自发性雄性非肥胖型糖尿病大鼠(GK大鼠)行残胃容积固定下、旷置不同长度小肠的Roux-en-Y胃旁路术(RYGBP)式造模,观察不同小肠旷置长度术后GK大鼠糖代谢水平及相关激素的差异,来探讨旷置不同长度小肠的RYGBP对糖代谢效果的影响,为探索RYGBP手术适用于临床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可能性及最佳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雄性自发性非肥胖型糖尿病大鼠(GK大鼠)50只,10-12周龄,体质量240-28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A组:假手术组,无肠段旷置,B组:旷置十二指肠,C组:旷置十二指肠+近端1/5空肠,D组:旷置十二指肠+近端1/3空肠,E组:旷置十二指肠+近端1/2空肠。分别检测各组术前(0周)及手术后第1、2、4、8、12周的体质量、空腹血糖(FP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值、血清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Ghrelin水平。通过横向比较各组手术后糖代谢水平及相关激素的差异,来评估旷置不同小肠长度对糖代谢效果的影响。结果:1.各组术后未见出血及感染导致死亡者,B组1只死吻合口瘘,E组2只死于严重腹泻及营养不良,余各组健康存活。2.各组术后第1周体质量减轻,于第4周开始恢复,至第12周各组体质量均超过术前;各手术组在第1周FPG、HbA1c即有明显下降趋势,在术后第4周时保持稳定,与A组相比,第12周时,B、C组术后FPG、HbA1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组较B、C组降低更明显(P<0.01);各组术后各时间点血糖峰值降低,在术后第1周即有改善,A组手术前后血糖峰值无明显变化,B组第12周OGTT后血糖峰值虽有降低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第12周血糖峰值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8周后D、E两组血糖峰值明显低于C组(P<0.05);8周后各手术组INS与GLP-1水平均升高,与A组相比较,B组在第12周、C组在第8周开始INS与GLP-1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组在第8周后升高更明显(P<0.01),且与C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Ghrelin变化情况,除A组外,1周后各组均有下降,其中B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8周B组亦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更明显(P<0.01)。结论:1.本实验成功在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大鼠上建立旷置不同长度小肠的RYGBP模型,并探讨对其糖代谢及胃肠激素的影响。2. RYGBP术后12周GK大鼠体质量均有增加,表明RYGBP不影响非肥胖大鼠正常体质量,且糖代谢的改善作用及胃肠激素的变化与体质量变化无关。3. RYGBP对GK大鼠具有确切的改善糖代谢的作用,并能显著降低血清Ghrelin水平和显著升高血清INS、GLP-1水平。4. RYGBP不同的小肠旷置长度术后糖代谢改善效果不同,小肠转流部位以空肠近端1/3-1/2为宜,这样既充分保证了手术的降糖效果,又可最大限度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