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研究可见光催化剂Bi2Mo06的合成和光催化性质。在离子液体[BMIM]Br辅助下成功合成了片状γ-Bi2Mo06纳米材料,探讨了离子液体在Bi2MoO6纳米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Cu2O/Bi2MoO6复合纳米材料,研究了两种半导体的复合对提高光催化性能的作用;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F掺杂Bi2MoO6光催化剂,比较了不同产物的光催化性能;以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合成了Bi2MoxW1-xO6固溶体,研究了可见光下不同x值产物的光催化性能。论文主要工作概述如下:1.片状γ-Bi2MoO6的离子液体辅助水热合成及其增强的光催化活性在离子液体[BMIM]Br的辅助下,通过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合成了片状的γ-Bi2MoO6纳米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离子液体的作用机制。考察了片状γ-Bi2MoO6对结晶紫(CV)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质。结果显示,离子液体辅助合成的片状γ-Bi2MoO6材料具有更好的光降解性能。2. Cu2O/Bi2MoO6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性质采用乙二醇为溶剂成功制备了具有高效可见光催化活性的一系列Cu2O/Bi2MoO6复合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 X射线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对产物进行表征。DRS计算结果表明,掺杂铜的样品在可见光区域显示了增强的光吸收性能。以结品紫为目标降解物进行了合成产物的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显示,Mo/Cu摩尔比为0.8的样品显示了最高的光催化性能,100min后CV的降解率达到95.60%。负载的铜对增强的光催化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提出了可能的作用机理。3.F掺杂Bi2MoO6及增强的光催化性能通过简单的水热法成功的合成了氟掺杂Bi2MoO6光催化剂。通过XRD、DRS、FT-IR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氟掺杂对Bi2MoO6的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此外,掺氟的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域具有更强的吸收。在可见光照射下对罗丹明B的降解表明,F/Bi2MoO6展示了增强的光催化活性。当F/Mo比为0.3时,复合催化剂展示了最高的光催化活性。4. Bi2MoxW1-xO6固溶体的水热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Bi2MoxW1-xO6(x=0~1)固溶体,通过XRD、 DRS、 FT-IR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XRD衍射谱图和FT-IR光谱分析了固溶体的组成和结构;由DRS测得样品的带隙分别为2.75eV(x=0).2.55eV(x=0.25)、2.50eV(x=0.5)、2.45eV(x=0.75)、2.59eV(x=0.9)和2.63eV(x=1)。可见光下,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进行了合成产物的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显示:Bi2Mo0.75W0.25O6固溶体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固溶体特殊的结构和较窄的带隙是影响光催化效果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