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格兰特·斯蒂尔(William Grant Still,1895—1978)是美国20世纪上半叶涌现出来的第一位黑人作曲家,其艺术成就数不胜数。作为一名非洲裔作曲家,斯蒂尔不断创造历史,获得多个“第一”的头衔:第一位所创交响曲被美国著名管弦乐队演奏的黑人作曲家;第一位指挥美国重量级专业管弦乐团的黑人音乐家;第一位指挥白人广播管弦乐队的黑人作曲家;第一位与世界级公司合作出品歌剧的黑人作曲家;也是唯一受雇于电视、广播电台及电影业等媒体的美国黑人作曲家。不可否认,斯蒂尔对黑人音乐以及美国专业音乐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和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被后世誉为“美国黑人作曲家的泰斗”。1930年,正值“民族主义风格”创作时期的斯蒂尔创作出一部享誉世界的经典之作——《美国黑人交响曲》。这部作品以布鲁斯音乐为主要素材,吸取多种美国黑人民间音乐元素,并将其完美建构于交响曲这种大型音乐体裁。1931年,自霍华德·汉森(Howard Hanson,1896—1981)指挥的伊斯特曼罗切斯特交响乐团(Eastman Rochester Orchestra)首演《美国黑人交响曲》后,不仅斯蒂尔声名鹊起,这部作品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首被大型管弦乐团演奏的黑人作曲家创作的交响曲。可以说,这部作品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代表了斯蒂尔艺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同时也标志着由黑人创作的大型音乐体裁终被世人接受和承认。全文主体由引言、三个章节、结语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从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与思路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已有的国内外史实资料进行综述,并阐述该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以及笔者对本文研究的创作方法与思路阐述。第一章是对斯蒂尔人生经历、创作风格的分期及作品《美国黑人交响曲》的概况,通过对作曲家及其作品的基本认知,力求对作品进行准确的剖析。第二章是对斯蒂尔《美国黑人交响曲》音乐创作技法的分析阐述,主要就旋律、调式调性、和声、曲式和配器五个方面对交响曲进行音乐本体的分析,以窥探出作曲家通过乐曲本身所要表达的“民族主义”创作理念。第三章建立在第二章的音乐本体研究基础之上,对《美国黑人交响曲》体现出的“民族主义”音乐观念进行更深层次的提炼。首先提出斯蒂尔“民族主义”观念的产生背景,随后将体现“民族主义”观念的各黑人音乐元素进行逐一论述,最后通过对作曲技法及音乐素材的总结分析,得出《美国黑人交响曲》中“民族主义”音乐观念的基本创作原则,从宏观上把握并解读斯蒂尔在《美国黑人交响曲》中所蕴含的“民族主义”音乐观念的内在涵义。结语基于前三章的论述内容对《美国黑人交响曲》“民族主义”音乐观念的核心进行总结性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