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enghuo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的核心作用在于管理与控制风险,风险的负担与转移则是保险合同的核心内容,所谓风险转移即为保险人以相当数额的保险费为对价,在一定风险范围内为被保险人提供相当保险金额的保险保障。风险的大小和性质在保险合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将决定保险人是否承保,另一方将决定保费金额的大小。但作为继续性合同,保险标的状态并非静止于合同成立之时。其危险程度因使用者的使用方式、使用时间等因素影响而必然处于不停变化之中。除被保险人外的任意第三方均无法及时了解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进而难以随时对保费进行调整,这必然会导致保费与保险金赔偿责任之间的失衡。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设置正是基于维护保险费率与保险金赔偿责任之间对价平衡的考量。危险增加通知义务是指在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增加且会影响到保险人决定是否承保以及调整保险费率的情况下,被保险人需将危险增加情况如实告知保险人,由保险人决定是否承保或调整费率。我国现行的《保险法》第五十二条系统的规定了危险增加通知义务,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四”)对危险显著增加的情形进行了列举,但实践中危险增加的情况纷纭复杂,仅仅依靠列举的情形无法概括,仍需较为宏观的判定标准来进行指导。除此之外,危险增加通知义务在司法实践中仍有诸多问题,如该义务是法定义务还是约定义务?保险人是否可以自由选择增加保费或解除合同?危险增加与保险事故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如何处理等。上述问题司法解释四都未予以明确回复。本文拟就危险增加通知义务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些许完善之建议。第一部分从法理基础、保险学基础、性质三个角度对危险增加通知义务进行分析,确定危险增加通知义务设置的法理与保险基础,并据此分析危险增加通知义务应当认定为法定义务第二部分首先就我国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立法沿革进行梳理,分析法律完善的方向,其次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方式引出本文拟解决的司法实践问题,分析司法实践中危险增加通知义务所涉及的争议焦点。第三部分分析危险增加通知义务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完善建议。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其一,通知义务的主体应包括投保人,从而保护保险人的利益;其二,明确危险显著增加的判定标准;其三,为保险人行使合同解除权或增加保费设定期限,以催促保险人及时行使权利。除此之外,对通知义务的例外情形进行补充。第四部分对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法律后果进行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被保险人适当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后,保险人权利行使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被保险人怠于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前提下,危险增加事宜与保险事故之间在不同因果关系下的处理。
其他文献
为更新本土犯罪学界对于标签理论的认知,系统梳理了这一重要理论流派的成长历程,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理论衍生与整合状况。总体而言,标签理论的晚近成长呈现出相互交
在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社会经济已进入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人们的生活和消费理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营销策略的变化,
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公司构架起金融市场服务于地方发展的桥梁,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城投公司旨在以地方信用融资担保,解决财政资金压力,全面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城投公司因其可能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而备受关注。公司治理成为当前国企改革背景下城投公司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集团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集团分配资源的方式,
目的:应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检测CTI-18027 (杂质)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有无致突变性,以评价该供试品的遗传毒性。方法:以TA1535、TA102、TA100、TA98、TA97a作为试验菌
麦胚是面粉加工的副产物,被誉为“人类天然的营养宝库”。麦胚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将麦胚进行发酵处理可提高其生理活性。本文从麦胚的营养成分、功能活性、以及麦胚发酵所带来的成分、含量、功能活性方面的变化进行系统综述,并对未来麦胚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进行展望。
目的为了获得四黄止痢复方中药提取物(Extract from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Sihuangzhili,ECCS)、获悉ECCS抗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作用
主题分析能够从文献中选择所有特征以及对重点主题内容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文献的检索。也就是说,分析和把握文献内容是主题分析的核心问题。为了提取主题概念,应选取与语义
眼神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常用的交流方式之一,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人员将眼神交流应用于实践中,如视线追踪、驾驶员分心检测、自闭症检测等等。使用计算机识别人类眼神是一个充满
传统教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生命性、主体性的应试教育已经逐渐退出教育场域,整个社会更加关注的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方式。这种培养理念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和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