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毛入学率已超过15%,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在这个急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成为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以及高校与社会的关系的综合性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呢?就业观的转变是关键。笔者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正处于“初级阶段”,“先天不足”和“不成熟”导致很多因素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本文借鉴前人相关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试图从理论上对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进行系统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提出课题所要研究的问题,随后对以前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最后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予以诠释,并对课题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这是本文研究的起点。第二章主要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情况进行概述,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大的背景和框架。首先引入马丁·特罗大众化教育理论,然后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后简要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情况。第三章主要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因素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客观因素的影响,意在将“障碍”呈现于学生面前,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理性分析客观现实,做到“知己知彼,灵活应对”。本章首先指出大学生就业观所存在的问题,然后简要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主体因素,最后详细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客观因素。这是本文的重点。第四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从大学生自身调整和提高、优化政策环境、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转变用人单位选材标准、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发挥社会舆论导向六个方面对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因素提出了解决对策,意在为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出谋划策”,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是本文研究的归宿,也是全文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