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到特殊自然条件的制约,在西北地区东部形成了许多带形城市。然而,在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对带形这一特殊空间结构的充分认识和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往往是下意识的随形(地形)就势(地势),未能主动地将城市的发展与带形城市的特点有机结合,即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的形成、规划和建设都具有很大的被动性。而且,目前国内关于这类城市发展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借鉴带形城市相关理论,深入分析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将城市发展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同带形这一典型的城市空间结构相结合,以主动地探索来最大限度地扭转目前城市发展所处的被动局面,对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的健康发展以及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理论的补充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由带形城市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发展的主动探索两大部分组成。带形城市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是在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和城市形态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带形城市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分析了带形城市的优点与缺点,作为后文研究的借鉴。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发展的主动探索部分,主要是结合兰州、宝鸡、铜川、神木等典型案例,分别从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与布局形态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把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为制约因素和促进因素两类进行分析,揭示了城市发展的被动之处,挖掘出城市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西北地区东部大多数带形城市存在的产业结构单一、重化工业比重高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构想。接下来分析了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形态的形成和演变特点,对这些城市目前所处的空间结构与布局形态演变阶段进行了定位,并总结出其空间结构类型、布局形态构成要素及形态优势。在以上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神木的产业结构调整、空间结构与布局形态的规划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论文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现状特点,分别从产业发展、空间结构与布局形态演变的角度提出了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发展的探索性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