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作为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自2009年10月改革实施以来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关于新HSK的教学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新HSK教学、听力教学以及语体词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笔者听力教学实践中搜集的第一手语料,具体考查、描写和分析了新HSK一到三级听力文本材料的领域语体类型和语体词的多样性特点,发现听力材料的主题、题材、内容与不同类型语体词的典型性密切相关,再通过问卷调查对留学生的语体词习得偏误进行分析,进而深入探讨规范的语体词对汉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意义、相关课程教材编写的词语语体注释以及语体词练习设计等问题,试图初步构建一种以语体词为突破口的听力教学模式,为提高留学生的词汇语体意识、汉语听辨水平和新HSK应试能力等方面做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第一章绪论部分对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做了简单介绍。重点分析了听力教学的重要意义,听力部分在新HSK考试中的地位和特点,听力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要作用,鉴于目前将语体词和汉语听辨能力教学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和策略模式较缺乏,进一步明确了听力教学的目标和原则。第二章重点分析并统计了新HSK一到三级听力文本材料的领域语体类型。传统听力材料的选篇和分布多是以文体而非语体概念选材并安排的,文中依次确定了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领域语体分类标准,把新HSK一到三级听力文本材料做了不同领域语体的归类,总结并对比了各个领域语体类型的分布数据。第三章主要对新HSK词汇大纲的三级词汇进行了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先后进行了新旧词汇大纲的对比、词汇表中词和短语结构的分类统计。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语体词的分类标准,对大纲词汇进行了口语体词、书面语体词和通用语体词的分类统计,结合搜集到的新HSK听力文本材料自建一个语体词语料库,进一步分类细化以明确不同类型语体词的分布频率。第四章对新HSK一到三级的听力文本材料中的语体词分布进行了细化统计,主要分析了谈话语体、文艺语体和融合语体类型材料中的不同语体词分布特点。第五章探讨了语体词的典型性,并且对不同类型语体词及其主要出现的材料领域语体类型的匹配度和关联度,也结合具体材料做了进一步讨论。在此基础上,本文具体结合新HSK听力教学过程中留学生出现的关于语体意识、语体词的听辨问题进行了案例分析。经过调查问卷反馈,发现初级班的语体意识严重缺乏,只能识别口语体词,不能够区分不同语体词的使用环境和场合,中级班、高级班的问题也存在但是不突出。此外,汉语学习者普遍认为口语体词的确认难度较小,口语体词的辨识度较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理解和接受。第六章进一步探讨和语体词相关的听力教学策略,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练习设计、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具体论述,突出了听力文本材料的编排中要体现必要的语体意识,选用不同领域语体材料和相应语体词的规范性和必要性。基于不同领域语体的专用词汇和通用词汇的划分原则,结合语境和语块教学策略提升语体词的辨别度,以便能提高新HSK听力教学效率,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兴趣,促进汉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第七章为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做了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