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测控制的网络控制系统时延补偿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ak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NCS)具有可实现资源共享、安装与维护方便、远程操作与控制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工业过程控制、航空航天、机器人、远程教学与远程医疗等领域存在广泛的应用。由于网络带宽和网络通信速率的限制,NCS中的信息在相互交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网络时延问题,而时延会对NCS的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削弱网络时延对NCS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探索一种先进的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课题依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工业网络控制系统同步控制性能及控制策略研究(ZR2009GM027)。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大量文献的分析和研究,在对NCS中网络时延的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广义预测控制(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GPC)的网络时延补偿策略,用来削弱网络时延对NCS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为了分析网络时延对NCS性能的影响,利用TrueTime工具箱建立了一个采用PID算法控制直流电机的NCS仿真模型,分别对存在不同时延大小情况下的NCS的控制性能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时延的存在会对NCS的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过大的时延甚至会使NCS变得不稳定。在对GPC算法原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为了研究GPC算法对存在时延和模型失配问题的NCS控制性能的调节作用,建立了NCS的GPC仿真模型,对GPC算法在不同时延和不同模型失配程度下对NCS的控制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PC算法对存在固定时延的NCS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但对存在随机时延的NCS控制效果较差。研究结果还表明GPC算法对存在一定模型失配范围内的NCS仍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模型失配的鲁棒性较强,但对因随机时延抖动而引起的模型失配问题的NCS控制效果较差,为此提出采用测量网络平均时延并将其引入GPC控制器预测模型中的方法来减弱模型失配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针对单纯采用GPC算法无法保证对存在随机时延的NCS具有良好控制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GPC算法与时延补偿器相结合的时延补偿策略。该策略既包含GPC算法多步预测的特点,又具备时延补偿器可以选择出最合适的数据进行控制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削弱网络中不确定时延对NCS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分别对不同随机时延情况下该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策略在不同随机时延情况下均能取得较好的补偿控制效果,保证了NCS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在对GPC算法进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其在网络控制实验平台上的实现流程,为今后实际实验平台的搭建和进行实际效果的验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摘要:网络编码彻底改变了通信网络中信息的传输方式,目前的研究己取得很大的进展。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物理层广播特性更适合使用编码。网络编码与无线信道的广播特征充分
在实际的化工过程中,多变量系统广泛存在,其多时滞多耦合的特点让传统的PID控制难以适用。内模控制(IMC)以其简便的设计方法,独特的鲁棒性以及预测能力等特点,使其在解决多变
控制图是统计过程控制中一种有效的监控分析和故障诊断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对控制图进行实时监控识别,能够尽可能快和早地发现产生的过程异常情况,消除过程的潜
自主在轨服务凭借其成本低、风险小、隐蔽性高、军事利用价值强等特点,成为了目前乃至未来空间技术新的研究与发展方向。为解决在轨服务中最终逼近阶段非合作目标相对位姿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动脉硬化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生理和病理基础,因此对动脉硬化进行预防
传统三维接触式测量方法主要依靠机械传动机构对测头进行空间定位,存在着操作不便,便携性差等缺点。近年来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视觉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测量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设备逐步趋向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远程医疗监护的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作为一种新兴医疗方式,远程医疗监护可以减少患者往返医
农作物主要害虫常年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使农业经济遭受严重损失。根据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作物的物候和气象预报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做出其未来的发生期、发生量和危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是一种可以生成高分辨率图像的现代成像雷达,在微波遥感应用方面表现特别突出。SAR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和民用领域,因此世界
双足机器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来机器人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就目前发展水平来看,还远未达到人类期望的大范围动态步行水平,具体表现为运动性能较差,存在能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