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概率神经网络的农作物虫情预测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nesecue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作物主要害虫常年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使农业经济遭受严重损失。根据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作物的物候和气象预报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做出其未来的发生期、发生量和危害程度等估计,预测害虫的未来发展动态,这项工作就叫做农作物虫情预测。虫情预测工作是进行害虫综合防治的必要前提,只有对害虫发生危害的预测做得及时准确,才可以正确地拟定综合防治计划,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经济有效地压低害虫的发生数量,保证农作物的高产和稳产。因此,研究农作物虫情预测技术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虫情预测问题的研究起步比较早。传统的预测方法主要有:观察法、统计法和数学生态模型法。传统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人为因素比较明显,实际拟合率低、预测效果不稳定和模型建立比较困难等问题。近年来的新型预测方法主要有BP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和模糊神经网络等。虽然新兴预测方法有各自的优点,但都有缺陷。如BP神经网络存在训练速度慢、预测精度不高、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专家系统知识获取比较困难;模糊神经网络人工干预比较多,不容易实现自适应学习的功能。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方法已不能满足虫情预测系统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农作物虫情预测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概率神经网络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分类神经网络,具有全局优化的特点。它能够进行快速运算,并能保证收敛到贝叶斯分类器,允许增加或减少训练数据而无需重新进行训练。针对农作物虫情的非线性、实时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概率神经网络在解决非线性复杂问题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将概率神经网络应用于农作物虫情预测。概率神经网络所有维的测量空间具有相同的平滑参数值,不能真实反映输入变量对分类效果的实际作用,容易导致分类结果不准确和计算效率低下。而自适应概率神经网络是对传统概率神经网络的重要改进,它通过重复迭代的方法优化确定不同的测量空间维数选用不同的平滑参数,因而它牺牲了传统概率神经网络不需学习的特点,但却换来了较高的分类精度。因此,本文将自适应概率神经网络用于农作物虫情预测。本文主要工作如下:对农作物虫情数据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农作物虫情具有非线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建立农作物虫情预测的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对实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农作物虫情预测是现实的,但预测精度不高。为了进一步提高虫情预测的准确率,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概率神经网络的农作物虫情预测方法。建立农作物虫情预测的自适应概率神经网络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概率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概率神经网络的农作物虫情预测是可行的,并且预测精度较高。
其他文献
恒扭制动试验是制动器试验台一项重要的试验要求。本文以汽车生产工业中常用到汽车惯性式制动器试验台恒扭制动试验为背景,以恒扭制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控制特性以
粘接工艺是现代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越来越广泛采用的工艺技术。但是粘接层间脱粘,或粘接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强度降低,则会引发各种灾难性事故。因此,粘接
游泳运动已经成为人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其潜在的危险已引起相当的重视。仅仅靠救生人员的观察已经无法对游泳者的安全进行保障,因此,需要视频监控系统辅助救生人员。由
摘要:网络编码彻底改变了通信网络中信息的传输方式,目前的研究己取得很大的进展。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物理层广播特性更适合使用编码。网络编码与无线信道的广播特征充分
在实际的化工过程中,多变量系统广泛存在,其多时滞多耦合的特点让传统的PID控制难以适用。内模控制(IMC)以其简便的设计方法,独特的鲁棒性以及预测能力等特点,使其在解决多变
控制图是统计过程控制中一种有效的监控分析和故障诊断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对控制图进行实时监控识别,能够尽可能快和早地发现产生的过程异常情况,消除过程的潜
自主在轨服务凭借其成本低、风险小、隐蔽性高、军事利用价值强等特点,成为了目前乃至未来空间技术新的研究与发展方向。为解决在轨服务中最终逼近阶段非合作目标相对位姿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动脉硬化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生理和病理基础,因此对动脉硬化进行预防
传统三维接触式测量方法主要依靠机械传动机构对测头进行空间定位,存在着操作不便,便携性差等缺点。近年来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视觉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测量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设备逐步趋向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远程医疗监护的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作为一种新兴医疗方式,远程医疗监护可以减少患者往返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