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证素辨证的脱垂性痔中医病理特点研究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初步得出脱垂性痔的病位、病性证素特点;进一步分析脱垂性痔的中医病理特性,得出脱垂性痔易患人群的证素特点。方法:本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收集2020.04-2021.01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一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脱垂性痔患者。采用福建中医药大学证研究基地制定的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结合朱文锋教授编著的《证素辨证学》以及前期所做的调查结果,制定本研究的“证素辨证四诊信息采集表”(附录E)。研究者及工作人员均经过正规培训。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附录D)后,工作人员用统一的“证素辨证四诊信息采集表”对200例患者进行中西医四诊信息资料等的采集,并运用福建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统录取“证素辨证四诊信息采集表”中的数据,得出具体证素积分。按朱文锋教授创立的证素辨证方法,根据每一症状的轻重进行加权计算,以中等程度为准,若该症状重时,其定量诊断值乘1.5,若该症状轻时,乘0.7,同时设立通用阈值为100,将每个症状对某个证素的贡献度进行界定,当贡献度之和或阈值达到或超过100的时候,证素诊断成立。再根据中医证素评分标准,统计分析证素积分≥70的病位、病性,得出脱垂性痔的主要病位、病性证素的积分,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课题共纳入200例脱垂性痔患者,其中男性95例,女性105例,患者患病平均年龄为44.28±10.99岁。2.本研究示脱垂性痔的总体证素特征:病位证素出现频率为:肝>脾>大肠>胃>肾>肺;实性证素出现频率为:气滞>湿>痰>血瘀>热;虚性证素出现频率为:阴虚>气虚>气陷>阳虚>血虚。3.本研究示Ⅲ度脱垂性痔的证素特征:病位证素出现频率为:肝>脾>大肠>胃>肺>表>心;实性证素出现频率为:气滞>热>湿>痰>血瘀;虚性证素出现频率为:阴虚>气虚>气陷>阳虚>血虚。Ⅳ度脱垂性痔的证素特征:病位证素出现频率为:肝>脾>大肠>胃>肾>表>肺;实性证素出现频率为:痰>湿>气滞>血瘀>热;虚性证素出现频率为:气虚>阴虚>气陷>阳虚>血虚>气不固。4.证素与性别的关系:脱垂性痔患者中,女性肝证素的频率及证素积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血瘀证素的证素积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的证素分布较均衡,病位以大肠、肝、脾为主,病性以痰湿、气滞为主。5.证素与年龄的关系:脱垂性痔患者中,青年组大肠证素积分高于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垂性痔患者气滞证素积分,中年组>青年组>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垂性痔患者热证素的证素积分,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垂性痔患者气陷证素积分,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脱垂性痔发病涉及多个脏腑,其中以肝、脾、大肠、胃、肾、肺为关键,提示我们要立足整体观念,注重调理肝、脾、大肠、胃、肾、肺功能。2.脱垂性痔病性以虚实夹杂为特点,实证以气滞、痰湿、血瘀、热为关键,虚证以阴虚、气虚、阳虚气陷为主,治疗该病时应当祛邪与扶正相结合。3.脱垂性痔患者中医病理基础主要是气滞、痰、湿、热、阴虚、气虚、气陷,病位主要在肝、脾、大肠。4.女性脱垂性痔患者肝、血瘀病变程度大于男性,提示我们在治疗女性脱垂性痔患者时应当注重疏肝理气、活血化瘀。5.脱垂性痔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气陷病变程度加重。气滞病变在中年时较显著,热病变在青年时较为显著,提示我们在治疗疾病时应当结合不同年龄的特点辨证施治,清热、行气、益气、滋阴补肾相结合。6.Ⅳ度比Ⅲ度增加脾肾同病的现象,且Ⅳ度脱垂性痔脾证素的证素积分高于Ⅲ度脱垂性痔,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我们治疗Ⅲ度脱垂性痔患者时应注重益肾健脾,预防Ⅳ度脱垂性痔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利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将导师张喜奎教授临床病案的用药规律进行科学严谨的统计分析,着重通过复杂网络构筑,找出张喜奎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核心药物、发现组方配伍规律,探究其中蕴含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思维。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张喜奎教授门诊的病案进行记录、分类整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200诊次病
目的:基于证素辨证原理,通过对240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体征、相关理化指标进行统计整理,探究:1.慢性肾脏病证素分布特征;2.证素与疾病进展的关系;3.“脾”与“湿”证素的相关性;4.“脾”“湿”证素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以期拓展中医临床思维,进一步了解慢性肾脏病中医证的演化规律,为本病中医辨证提供新思路。方法:1.采用临床调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中医证型与镜下表现的相关性,总结、归纳、浓缩内镜下RE的辨证规律,以期为RE的中医辨证增加客观依据;探析RE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深化中医对RE病因病机的认识,以期为临床诊治RE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福州市中医院,经胃镜诊断为RE,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80人,收集和整理
目的:临床收集洪敏俐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病例,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分析洪敏俐教授治疗CVA的用药规律,以总结其治疗CVA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收集洪敏俐教授2020年01月至2021年02月期间,于漳州市中医院肺病科就诊的CVA病例,经过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整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建立“医案数据库”和“方剂数据库”,对数据库中患者
目的:观察潜阳降压方联合西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等指标改变情况,评估潜阳降压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课题纳入7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在临床观察过程中,脱落2例,剔除1例,最终纳入统计67例,其中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潜阳降压方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使用统计学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泉州地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对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使中医辨证系统更加标准化、客观化,为今后更有效诊疗RE奠定基础。方法:对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晋江市中医院及泉州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及病房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RE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如实填写临床登记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患者中医证素的分布规律及辨证分型特点,为临床诊断和干预措施提供客观、科学的理论参考。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符合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患者205例,通过证素辨证法计算出不同DOP患者的病位证素、虚性病性证素以及实性病性证素分布规律,同时采集DOP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BMI),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痰阻气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运用腹针联合加味八味解郁汤治疗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腰围、胰岛素抵抗指数、性激素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以期为临床针药联合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有效可靠的方法。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我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所占的百分比(T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不同证型间血糖、血脂、胰岛功能等指标变化情况,并为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新的参考指标。方法:本研究将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T2DM符合纳排标准病人150例,通过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TIR、HOMA-β及实验室指标等,根据中医四诊合参进行中医证型诊
目的:观察升利散穴位贴敷对脾虚气陷型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小便不利的临床疗效,通过疗效观察来评价升利散穴位贴敷防治脾虚气陷型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9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升利散贴敷神阙、脾俞、次髎,对照组予安慰剂贴敷神阙、脾俞、次髎。手术当天至术后第3天每日一次,每次8h。详细记录受试者治疗前后肛门疼痛、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