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石藻固碳作用对海洋酸化与UV辐射响应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old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石藻是海洋中最重要的钙化生物类群之一,也是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同时进行光合与钙化两种固碳作用(分别是碳汇和碳源过程),在海洋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该藻类的这两种固碳作用,如何响应海洋酸化及UV辐射,在全球变化生物学及海洋科学领域,倍受关注。为此,本文以颗石藻中分布最普遍的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为研究材料,在探讨了该藻钙化作用的生理效应的基础上,研究了海洋酸化和UV辐射对其固碳作用的单一及其耦合效应。主要结果如下:   适应低钙浓度(Lca,0.1 mM)的E huxleyi(CS-369)细胞,与在正常(Hca,10 mM)钙浓度下生长的细胞相比,其钙化量下降的同时,伴随着光系统热耗散(NPQ)的同步降低。通过E.huxleyi的非钙化(失去钙化能力的)品系(CCMP1516和CCMP2090)进一步验证的结果证明:颗石藻的钙化作用与光合作用紧密关联;钙化作用起着促进热耗散与光保护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强光胁迫的条件下尤其明显。   CO2升高导致的海水酸化,降低了E.huxleyi的生长、钙化作用和C/P比值(钙化与光合固碳量比)。UV辐射促进了E.huxleyi的钙化作用,但降低了生长和光合作用。在只有可见光时,酸化促进光合作用,而UV辐射存在时酸化对光合作用没有显著影响。酸化还导致E.huxleyi正常颗石片数量降低,并降低了其NPQ,进而导致细胞对UV辐射更加敏感。航次原位研究发现,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的酸化,都导致浮游植物群落的钙化速率和C/P比值降低,而对光合固碳的影响没有统一趋势。另外,酸化导致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发生变化。   总之,酸化降低E.huxleyi的钙化作用和C/P比值,这将影响与钙化和光合作用相关的碳循环。UV辐射抵消了酸化对光合固碳的影响,而酸化增加了UV对细胞的损伤。尽管颗石藻的钙化可以起到一定的光保护的作用,但未来越来越酸的海洋环境会使其钙化量减少的同时,降低其竞争优势。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英语教学就更加体现了这一点。不同于其他科目,英语不是只靠学习知识就能完成目标的,更多地还要靠交流和沟通。课堂就是这样的地方,课堂效率的高低,课堂活动的目标正确与否,课堂结构是否合理等问题就严重地关系到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否学好这一学科。实事求是地讲,一个班级的学生能不能把英语学好,看的不只是一位教师的努力,更多的是全体师生的态度和奋斗。因此,英语课到底上成什么样子,课堂到底又
本文以筛选驯化得到的高效石油降解菌为菌源,选用可自然降解的、无害的秸秆材料做载体材料,采用吸附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考察了温度、固定化微生物接种量、原油浓度、pH等因
针对单晶和玻璃作为固体激光介质材料的一些缺点,本文拟制备一种新型的激光工作物质—多晶透明陶瓷。随着纳米粉体制备技术和高真空热压烧结工艺的发展,Re:CaF2透明陶瓷因具
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用水结构中占很大比重。在水资源匮乏的黄土塬区,地下水资源更加珍贵。而塬区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机制及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其影响还不明
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人们开始对淡水资源的供应需求是日益增加。淡水资源进一步受到水污染和管理不当的限制。有机溶剂污染物是水资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净化水资源的
本文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区域近50年的温水组合变化及其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开展草原退化过程中群落及其群落建群种的地下生物
摘要:我国文化源远流长,书法文化也不例外,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肩负着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重任。除此之外,书法还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可以在无形中提高自身修养。书法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在高中美术新课程的开展中,最重要的是书法课程的开展。开展书法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能够培养出一些更优秀的美术人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修养,积极健康地发展。但是,现代高中生的书写能力普遍较差,在此现状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