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筛选驯化得到的高效石油降解菌为菌源,选用可自然降解的、无害的秸秆材料做载体材料,采用吸附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考察了温度、固定化微生物接种量、原油浓度、pH等因素对石油降解三个主要过程(吸附、运输、降解)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三个过程进行优化分析,在最优条件下进行动力学研究,了解固定化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的过程,初步揭示固定化微生物降解石油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筛选驯化后确定SJ-1号菌株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27%,经过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菌株SJ-1为假单胞菌属;通过考察吸菌量和7d降解率,选择CL-2作为固定化载体材料;采用吸附法制备的固定化微生物所含菌体数量为2.925×1012个/g,即1.0g固定化微生物相当于3.1mL游离菌液所含生物量。   利用响应面优化软件Design-Expert8.05进行Box-Behnken Design(BBD)实验设计,通过响应面实验,分别以石油吸附率、石油运输量和石油降解率为响应值,建立了pH、原油浓度、接种量、温度等因素和响应值之间的数学模型,模型回归效果均显著,可以用来预测固定化微生物对石油的吸附率、运输量和降解率。   固定化微生物与游离微生物相比,吸附量大幅度提高,固定化载体材料在吸附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固定化微生物与载体材料的吸附特性近似保持一致,但由于固定化微生物在制作过程中,细菌的吸附造成孔结构数量减小,吸附能力下降,而且微生物以材料中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物质,导致材料表面损失,造成固定化微生物与固定化载体相比,吸附容量下降。   固定化载体材料对石油的吸附作用,阻碍了微生物与石油的接触,造成固定化微生物运输石油速度缓慢;有机载体材料对石油的吸附,能对石油起到更好的分散作用,有利于微生物对石油的摄取运输,所以无论在最高点,还是达到平衡后,固定化微生物运输石油量都大于游离微生物的运输量。   微生物对石油的吸附和运输过程都较快,对石油的降解影响较小,影响石油降解速率和程度的关键过程是生物降解过程;固定化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物的降解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更好的降解效果。在最佳降解条件下,固定化微生物和游离微生物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且微生物固定化后降解速度是游离微生物的3.67倍。
其他文献
画家维克多·布罗纳于1903年出生在罗马尼亚,是毕加索的好友之一,作品受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影响至深,善于从不同的符号系统,如塔罗牌、埃及象形文字等神秘意象符号中汲取灵
期刊
带自由表面的流动广泛存在自然环境中,尤其是在水利工程中,因此这类流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自来水厂快滤池进水渠道内流动就明显具有自由表面的流动问题,同时还涉及到
安全带的历史,比汽车久远得多.rn追溯至4000年前,希腊人就描述过奥德修斯在海上历险时将身体紧紧绑在舵上迎风而立的故事.19世纪中期,英国航空之父乔治·卡利首先研制出飞行
期刊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废水处理系统逐渐普及,而随着处理效率的不断提高,剩余污泥总量也将加大,由此带来的二次污染不容忽视。厌氧消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污泥的减量、无害及
12年前,年仪5岁的冰岛男孩布林加尔·卡尔·比纪森(Brynjar Karl Bigisson)被医生确诊为孤独症,谁也没想到,他有一天能造出世界上最大的“泰坦尼克号”模型.rn那时候的他不爱
期刊
现在海洋开发时代的到来,海洋资源开发、海上运输以及海港和海防建设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金属,仅海洋工业一项,每年就消耗铜合金十万吨以上。一般情况下,铜被列为耐腐蚀性金属之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英语教学就更加体现了这一点。不同于其他科目,英语不是只靠学习知识就能完成目标的,更多地还要靠交流和沟通。课堂就是这样的地方,课堂效率的高低,课堂活动的目标正确与否,课堂结构是否合理等问题就严重地关系到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否学好这一学科。实事求是地讲,一个班级的学生能不能把英语学好,看的不只是一位教师的努力,更多的是全体师生的态度和奋斗。因此,英语课到底上成什么样子,课堂到底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