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钠释放速率对犊牛抗氧化功能、免疫机能和断奶应激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aiti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哺乳荷斯坦犊牛为研究对象,在其开食料中加入三种释放速率不同的丁酸钠,研究了不同释放速率丁酸钠对哺乳期犊牛抗氧化功能和免疫机能,以及断奶期断奶应激的影响。研究内容如下:试验一:不同释放速率丁酸钠对犊牛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了出生后5日龄内健康荷斯坦公犊牛40头,按照出生重和日龄平均分配原则分为C组、Z组、N组和E组,各组均10头犊牛。C组为对照组,用的是原基础的开食料,Z组则是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额外加了 0.3%的不包膜丁酸钠,N组是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增加了 0.3%释放速率快的包膜丁酸钠,E组是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额外添加0.3%释放速率慢的包膜丁酸钠。试验过程中所有的犊牛都在出生的第7d开始添加开食料,牛奶的饲喂流程和生活环境等其他条件均一致。试验期为72天,试验期间,在犊牛平均日龄为34d和58d时对犊牛进行颈静脉采血,用以测定血清指标。试验数据显示:(1)在不同日龄三个丁酸处理组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SOD活力(P<0.01);两个时间采血结果均为E组>Z组>N组>对照组(P<0.01);58日龄与34日龄比较时,除E组显著提高外,另外的三组结果均呈显著性降低(P<0.01)。(2)不同释放速率的丁酸钠对犊牛血液中过氧化氢酶C活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3)不同日龄,丁酸处理组犊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显著高于对照组,且E组>Z组>N组(P<0.01)。(4)不同释放速率的丁酸钠对犊牛血清丙二醛有降低作用,并且结果为极显著差异(P<0.01)。34日龄时丙二醛活力C组>N组>Z组和E组(P<0.01)。Z组与E组差异不显著。而58日龄时,C组>N组>Z组>E组(P<0.01)。(5)三种不同的丁酸钠均有显著提高犊牛总抗氧化能力指标的效果(P<0.01),且E组效果最好。(5)在犊牛不同日龄的两次采血结果都显示,丁酸钠具有降低犊牛血清中一氧化氮的作用,且E组最佳,N组次之,同时,各组之间的结果均差异显著(P<0.01)。综合上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了丁酸钠的开食料,具有提高哺乳犊牛抗氧化功能的作用,且包膜丁酸钠的效果优于不包膜丁酸钠。试验二:不同释放速率丁酸钠对犊牛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依据犊牛血清中代表免疫机能指标,判断添加不同释放速率丁酸钠,对犊牛免疫机能的影响效果。试验动物及饲喂方案与试验一相同。结果表明,丁酸钠能够提高犊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P<0.01),同时还降低了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皮质醇的水平(P<0.01)。除免疫球蛋白外,Z组最佳;其他指标均为E组效果最佳,依次为N组、Z组(P<0.01)。综合上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犊牛开食料中添加丁酸钠可提高哺乳犊牛免疫调节能力,且释放速率慢的包膜丁酸钠效果最佳。试验三:不同释放速率丁酸钠对犊牛断奶应激的影响。试验设计及饲喂方案同试验一。从犊牛断奶前3 d开始准确计量每天每组犊牛开食料投喂量及剩量,计算每天每组犊牛的实际耗料量,直到断奶后12d。断奶后第12 d,对所有犊牛进行空腹称重并记录,计算平均日增重(ADG)。根据犊牛日增重与采食量方面分析,丁酸钠可以缓解犊牛因断奶而造成的应激反应。根据血清中葡萄糖、甘油三酯、尿素氮、胆固醇、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指标值在犊牛断奶前及断奶后时间的推移,分析得出结论,丁酸钠有提高犊牛血液中免疫指标的功能,从而降低断奶应激对机体的影响程度,各组间结果为E组>Z组(P<0.01),且Z组>N组(P<0.01)。释放速率慢的包膜丁酸钠效果最好。综上所述,在犊牛开食料中添加丁酸钠可显著提高哺乳犊牛抗氧化机能和免疫机能,缓解断奶应激。从这些指标判定,释放速率慢的包膜丁酸钠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以辣椒H97643分离世代中的胞质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通过测交、回交进行辣椒黄绿苗96-140突变体(96-140YBM)雄性不育的转育.在测交中发现辣椒黄绿苗96-140突变体(96-140YBM)有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布托啡诺对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年龄〉70岁且麻醉效果确切的老年患者60例
目的:观察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