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部编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为例,具体选取红色资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教学单元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红色资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教学中的运用。以电影《我的1919》片段,作为第13课《五四运动》的新课导入,帮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铺垫。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概括总结“五四精神”,升华主题。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导入部分,以“红船精神”讲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曲折。第二章红色资源在“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教学中的运用。以“八一精神”作为建军节的由来,引出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播放“红军歌谣”歌颂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精神。以毛泽东诗词《长征》为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导入,播放电影《飞夺泸定桥》展示长征的艰难;通过展示图片《遵义会议会址》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第三章红色资源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中的运用。以歌曲《松花江上》导入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以“一二·九运动中学生与军警搏斗”图片,展示青年学生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以红色歌曲《黄河大合唱》拉开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查找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资料、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揭示日军残暴行径。以历史“平型关遗址”“平型关大捷”等历史图片,导入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播放红色电影《百团大战》讲述战争的惨烈。第四章红色资源在“解放战争”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展示文献资料“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设疑导入第23课《内战爆发》,分小组展示河南新县红色人物——许世友事迹,增强地方红色资源与历史教材的结合度。在讲述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时,建议教师利用周六周日,带领学生参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集体诵读毛泽东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让学生感受“占领南京”的喜悦。第五章红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原则、运用形式以及提高红色资源有效运用的途径。红色资源运用的整体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真实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红色资源运用形式有课堂口述、背诵、吟唱、截取电影、纪录片、鼓励学生表演红色人物事迹、参观红色遗址遗迹;通过调整红色资源运用时机、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相结合、教师选编红色读本,提高红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