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思想是在十六大以来,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针对具体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吸收借鉴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总结中外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我们党从几十年的执政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它的提出,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发展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升华。深入研究这一思想,对于进一步领会和把握其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疑是意义深远的。本文拟以这一思想研究为视角来探讨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根据、主要内涵、价值意义以及贯彻这一思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根据。文章指出: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决非偶然。它的提出有着厚重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文章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古代传统民本思想两个方面分析了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然后主要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要求”、“对中外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等三个方面阐述以人为本思想形成的实践依据。第二部分梳理“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文章先对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作了阐释。首先从“个体意义”、“群体意义”、“类意义”三个层次解释了“人”的内涵,然后具体解释了“本”的三层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党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以人为本”概念作了具体界定,并针对实践中人们对以人为本的模糊认识,深入剖析了以人为本与相关概念的区别。最后,文章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民本思想的长期探索和实践为顺序,分析了不同时期党的“以人为本”理论视野。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以人为本”思想的价值意义。文章是从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两个层次阐述的。首先从理论价值来看,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飞跃和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其次从实践意义上,以人为本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还尤其指出:以人为本具有普世价值,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国内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文章认为,影响贯彻以人为本的障碍因素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本文主要选择“物的强制”、“人的强制”、“政治和社会体制机制障碍”等三个视角进行阐述的。对于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举措即基本路径问题,文章主要从思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六个领域提出了具体对策:(一)更新发展理念,建立人本发展观(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公民的经济权益(三)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保障公民的政治权益(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公民的文化权益(五)加强民生建设,提供社会保障(六)坚持生态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