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外商投资中国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在升高,外商直接投资额(FDI)逐年上升。迄今为止,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吸收外商资本最多的国家。由于FDI带来了国际间的技术溢出,使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今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提升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新常态”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之一。本文将二者联系起来,探究FDI的溢出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系。为了对FDI的溢出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本文以1990~2015年我国30个省市(除西藏)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包络曲线分析(DEA)的Malmquist指数法计算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各个分解项;最后分别建立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效率指数以及技术进步指数和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回归模型,采用差分GMM方法进行动态面板数据分析,得到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采用杜宾空间模型进行分析,得到FDI的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文章具体内容将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给出选题背景,对本文的研究意义进行阐述,接着对FDI与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已有文献资料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前人对服务业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最后阐述了本文的内容框架和结构安排。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本章主要的研究集中于对FDI溢出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本文对于使用的FDI和全要素生产率概念和口径进行界定;其次,本章对后续研究所要使用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进行简单概述。第三章,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测算。本章重点在于以1990~2015年我国30个省市(除西藏)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首先利用资产估计中的永续盘存法估算全国各省市的资本存量;然后采用基于包络曲线分析(DEA)的Malmquist指数法计算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各个分解项。第四章,FDI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计量分析。本章主要是在第三章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基础上,分别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效率指数以及技术进步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而以外商直接投资(FDI)为解释变量,以对外贸易、人均资本存量、政府管制水平等为控制变量建立计量回归模型,采用差分GMM方法进行动态面板数据分析,得到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文章还重点考察了新常态经济模式和传统经济模式下两种不同经济环境中FDI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本文采用杜宾空间模型进行分析,得到FDI的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第五章,结论与建议。本章总结前面各章分析结果,并根据归纳整理的结果对我国经济中FDI的引进发展,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主张。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在1990~2015年间以2008年为分界点,呈现先向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省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有着显著差异,存在省际、区域间的不平衡性。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方面都显著的高于西部地区。FDI溢出效应有益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体现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国际贸易发展有助于促进其增长,而政府管制和资本存量的影响作用却是反向、消极的,它们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利。并且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发展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它是一个连续地、逐年增加的、渐进累积的过程。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FDI的作用更加明显,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继而会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很重要的影响。FDI的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不是特别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