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文化分析的初中英语教学问题探讨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wei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开始实施的《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在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组成部分的同时,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有关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三个级别(二级、五级和八级)的目标,其中,五级文化目标属于初中毕业时的要求。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依据新课程标准合作编写的初中英语教材《英语新目标:Go for it!》是否回应了这一改革趋势?本研究试图立足于课程标准提出的五级文化目标,通过对该教材文化内容的分析,结合当前中学的教学实际,提出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若干策略。 本论文包括四章。 第一章,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对英语教材进行文化考察,指出英语教材与文化的若干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英语教材文化分析二维度:文化要素维度和内容呈现方式维度。文化要素包括习俗、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与气候特点、体育娱乐、重要节假日与庆祝方式、常见动植物与自然现象的文化涵义、“其他”六方面。内容呈现方式包括非文字呈现(图表呈现)和文字呈现(文化介绍、语言直观、文化涉及三种)两方面。 第二章,借助英语教材文化分析二维度,对《新目标》中的文化内容、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具体分析,总结《新目标》中的文化内容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就文化教学要求和教学条件展开探讨。第三章,借助教材文化分析结果,剖析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和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目标差距,探求初中英语教学文化内容因素缺失的成因: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轻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重教材语言知识内容,轻文化因素挖掘;重词句背诵模仿,轻文化背景知识理解;重升学考试,轻学生文化兴趣培养;重语言教学设计过程落实,轻文化教学环节分析。 最后一章,针对初中英语教学文化内容因素缺失成因,对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目标的落实提出相应设想和策略: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合理调整教材文化内容;准确把握教材文化目标;尝试教学任务分析;创设情境促进文化体验;提供读物强化文化认知。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70年代Warrington等人率先用间接测量的方法对遗忘症患者的记忆进行实验研究,证明内隐记忆现象存在以来,心理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揭示,内隐(无意识)记忆与我们通常熟知的
概要介绍了北京东环广场工程和暖通空调总体设计方案 ,重点介绍写字楼部分的全空气空调系统设计及特点。指出写字楼惯用的风机盘管加新风做法存在新风量不足、冬季室温过高、
智力残疾是指智商低于70,并显示出适应性行为障碍包括智力发育期间由于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不全或智力发育迟缓。按照智力残疾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四个级别。
进入新世纪,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终身教育的发展以及频繁的技术更新等原因,使得企业需求的人才必须具有能够适应这一系列变化和发展的能力结构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占整个能源的70﹪以上,并且在2050年之前煤炭仍是我国的第一大能源。煤炭开采以井下开采为主,恶劣的生产条件严重地威胁着矿工的人身安全和煤炭的安全生产。
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使教育面对越来越剧烈的挑战,教育观念也在加速变迁。在2l世纪这个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主体性教育已成为一种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潮。参与性教学倡导的“
1999年国家首次在高等院校实施扩大招生以来,大学生的在校发展规模在量上有了一次大的飞跃。受众研究在近二十年以来一直是新闻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故而笔者尝试着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