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的优异光学特性已被学界认可。因此,作为新型的荧光标记物,量子点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在细胞标记、多色成像和肿瘤靶向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有较多的研究报导,常用的量子点(如碲化镉CdTe、硒化镉CdSe等)会因为其内部Cd2+的泄露而对细胞、组织、器官等产生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毒性作用,使得该类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出现了瓶颈。后来人们研究出了非镉类量子点——磷化铟(InP),但这种量子点的生物效应如何目前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所以为了推动InP量子点的生物医学应用,需要对它的生物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选择由硫化锌(ZnS)壳层包裹、表面通过“-COOH”基团修饰的InP量子点,在对它的光谱和粒径表征的基础上进行光学稳定性研究,并以此为基础,选取敏感的小鼠卵母细胞来探讨它的生物效应。具体的内容及结果如下:1、进行了InP/ZnS QDs的粒径和光谱表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InP/ZnS QDs在紫外较大的波长范围内都有吸收,光致发射光谱波峰位置约为625 nm,由DLS确定的流体动力学直径在20 nm左右,而TEM图像能精确地分辨出InP/ZnS QDs的细小晶格。2、进行了InP/ZnS QDs在多种情况下的光学稳定性探讨。结果表明,InP/ZnS QDs在ddH2O中的稳定性非常好,然而在PBS和M2溶液中稳定性较差,荧光发射强度会发生较大改变;在强酸和强碱溶液中稳定性都非常差,都会减弱其荧光发射强度,同时在强酸中其吸收光谱会发生严重变化;随着温度升高其在水溶液中稳定性逐渐变差,在高温条件(小于90℃)下的粒径会发生较大改变,并且荧光发射强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3、研究了InP/ZnS QDs对于体外培养的小鼠卵母细胞的生物效应。将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与浓度分别为0、0.2μg/mL、2μg/mL和20μg/mL的InP/ZnS QDs共培养16小时。结果发现,InP/ZnS QDs会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影响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过程,低剂量(0.2μg/mL)下培养的卵母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剂量(2.0μg/mL)有显著性差异(0.01
2+的泄漏,而是因为量子点作为外源物入侵导致卵母细胞的培养环境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