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传感器活性界面的构建及其评价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_x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新型生物传感器活性界面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在IAsys传感基片表面构建了三种基于白细胞介素1α(IL-1α)与其Ⅰ型可溶性受体相互作用的亲和型生物传感器活性界面,实现了对IL-1α和sIL-1 R Ⅰ相互作用的实时监测。 2.在IAsys传感基片表面构建了基于纳米金和葡萄球菌蛋白A的亲和型生物传感器活性界面,用于定向固定人免疫球蛋白,实现了IgG固定化过程的实时监测。 3.发展了三种在电极表面形成纳米材料活性界面的方法,用于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构建了基于自组装纳米材料的催化型生物传感器活性界面,所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4.针对酸氧化后的MWCNTS容易变形的问题,直接利用壳聚糖溶解 MWCNTs(Chit-MWCNTs),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GOD首次固定在 (Chit-MWCNTs/GOD)n多层膜中。研究了GOD在多层膜中的电化学行为,并利用SEM对薄膜形貌进行了表征。
其他文献
铝毒是限制酸性土壤作物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解析植物耐铝分子机制,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提高植物耐铝能力是遗传改良酸性土壤植物生产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
本课题对碱性脂肪酶产生菌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系谱内不同产酶水平的改良突变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作为寻找与扩展青霉脂肪酶(PEL)合成相关的调控因子的基础,为扩展
本研究用已构建的表达禽(番鸭)呼肠孤病毒S3和S4 ORF2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0a/S3、pET-30a/S4 ORF2转化大肠杆菌BL21,挑取阳性克隆培养,IPTG诱导后裂解菌体作SDS-PAGE,分别出现
研究背景: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运动减退、制动或肌肉去负荷可使骨骼肌发生明显的废用性萎缩。肌肉萎缩对于临床患者及航天员的肌力、耐力、运动以及日常活动能力都会产生较大的
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侧根在根系统的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稻侧根属于胚后发育器官,起始于主根的中柱鞘细胞。在解剖学上侧根的发育过程已经了解的非常透
香米具有特殊的香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香味成为稻米的一项重要的品质指标。在组成香味的100多种化合物中,2-乙酰基-1-吡咯啉(2AP)已证实是引起香味性状的关键性物质。前人研究表明:位于水稻第8号染色体上,介于分子标记RG1与RG28之间的一对隐性基因控制香味性状。本研究利用该区域内的一系列SSR标记,不仅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同时也将基因进一步定位在分子标记RM8264与RM3459之间,
目的:研究p53基因在亚砷酸钠(NaAsO)致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HELF)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首先,采用Real-time 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0、3、9、和15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