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晋间风俗观念与政治实践的互动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rockyliang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先秦时期,政治文化的“弥散性”与“典范性”就已然形成。“弥散性”表现为政治在社会生活领域里无孔不入,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模式,于是社会风俗就不仅仅是依据民众的生产生活需要而自发产生,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政治意识形态的走向而发生着变化。“典范性”则表现为对政治范例的尊重,既强调前世对后世的垂范性,又重视上层对下层的示范性。这两种政治文化特性使得“风俗”被赋予了如下政治内涵:风俗关联到政权的兴亡;风俗是衡量政治的标准;风俗是治国理政的内容;风俗与法制相辅相成。自先秦以来,风俗被纳入到政治范畴内予以观察、记录、评判和改造,由此而形成了“议政论俗”的文化传统,该传统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延续。在东汉至西晋这段历史时期,人们普遍关切社会风俗问题,由此也形成了关于风俗问题的种种论述。汉晋间风俗观念的主题是批判时俗与移风易俗,执政者的作风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俭约之风与务实之风成为许多人的期待。在汉晋间社会生活中,政治在日常生活风俗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影响到日常生活的饮食、服饰、婚姻、丧葬等层面。政治对社会风俗的塑造作用主要通过“上层示范”、“道德教化”和“律令规整”三个路径来进行。上层示范主要体现为“君主示范”与“士人示范”,道德教化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循吏宣化”来实现,律令规整则属于非常手段。社会风俗对政治具有反馈作用,风俗使及其他一些官吏在上层政治与社会风俗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在汉晋间的政治生活中,官员的举荐、弹劾与奖惩往往涉及风俗问题,皇权的波动、世族的经济状况与风俗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人物性格因素对风俗观念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从汉晋间风俗观念与政治实践的互动现象中,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政治腐败是扰乱社会风俗的根源;整饬风俗应先从社会上层做起;社会风俗需要信仰作为支撑。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楼宇建筑的大量增多,暖通系统的设计在我国建筑领域中逐渐得以重视,它不仅能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还对舒适度方面有所改善。同时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以及温室
本博士论文针对现有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中关于致病菌检测的重大技术需求,结合分子生物学、纳米技术、材料科学、传感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索用于农
鄱阳湖尾闾区位于鄱阳湖的东南方,属于鄱阳县境内的一片水域,由于该区域紧邻岸边,很容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属于敏感区也是藻华易爆发的区域,因此对该区域的监测就显得十分
对水的再现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美术史,从黄河彩陶的旋涡纹,到延绵一千多年的山水画,到琳琅满目的工艺品的装饰,都有水图像的身影。水无常形,先人不断的从对水的体察中感悟到根植在
煤矿开采多为地下作业,在井巷开拓及煤层回采过程中,随开采深度增加,不可避免受到地压影响,冲击地压是煤矿自然灾害之一,其释放大量能量,不仅破坏巷道、引发其他矿井灾害,还
人类通过视觉系统能够在复杂的场景中快速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目标。模拟人类视觉系统得到图像中的显著区域,即显著性区域检测,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点之一。从本质上说
在激光大气传输中,通过对激光光波相位的检测,我们可以计算出波前PV值、RMS值等参数,为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探测、光束质量诊断、人眼波相差测量、大气湍流统计特性测量和大气
红茶是六大茶类之一,我国是红茶生产的发源地,早在十六世纪末就发明了红茶。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基本工序,其中发酵是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形成了红茶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未完善,上市公司可能面临融资约束导致投资不足,也可能因为委托代理问题引起投资过度,企业投资的非效率性容易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阻碍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传统的污水脱氮工艺普遍存在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基础投资高、需外加碳源等缺点,国内外众多学者相继开发了新型而且高效的脱氮工艺,其中同步硝化反硝化具有能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