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就象一个小社会”,这是人们对当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一个客观比喻,形象地反映了当前企业后勤的实际状况。而我国企业后勤管理体制正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带有这种明显的集体福利的特征、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特征以及难以规范化的特征。 但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后勤管理体制已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种种弊端,这种福利后勤抹杀了服务的商品属性,严重制约企业后勤管理水平的提高,将为企业产生长期负担,这种后勤管理体制己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面对现实,立足于改革,尽快改变企业后勤管理现状。现行企业后勤管理体制弊端是共性的,作为大型乳业龙头企业之一的伊利集团也毫不例外,同样感受到了企业办社会的种种制约,本文正是试图通过多方分析与论证,力求探讨出较适合于伊利集团后勤改革的实务操作办法。 本文第一篇就后勤及后勤有关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对后勤、后勤管理、后勤管理体制、后勤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以及后勤改革的方向、思路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论述,为第二篇伊利集团后勤服务系统实行社会化改革及后勤管理体制改制奠定了基础;第二篇介绍了伊利集团及其后勤服务系统的基本情况,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伊利集团后勤改革的方案;第三篇、第四篇分别侧重实务操作中的重点:资产处置、人员安置,结合伊利集团实际状况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方案。 进行上市公司后勤改革,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遇到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较为繁杂的,因此本文第五篇对实务操作中的一些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及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了进一步阐述,目的是确保实务操作的效果,增强实务操作的成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