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上海正处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等社会矛盾也日渐突出。人们的健康受到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危害等诸多危险因素的潜在威胁。面对未来诸多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开展科学研究并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是政府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目的: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反应中存在的科学问题,针对这些科学问题的科学研究展开相应科研管理,从而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控制和高效的科研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数学方法构建大城市人群健康脆弱性评价模型,提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技术,为及时启动应急救援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2.采用卫生资源调研和现场调查的方法,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中存在的科学问题以及对科研管理的要求;3.采用现场调研方法,结合国内外应急科研管理实例,明确当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管理应对中存在的诸多问题;4.用管理学方法从组织机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等方面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管理模式。结果:1.明确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成的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等,选用12项指标构建了大城市人群健康脆弱性的风险预警模型;2.认为当前存在于大城市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因素包括:存在某些传染源、人口密度大、住房拥挤、交通发达、监测系统不健全、储备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凝练出需解决的科学问题;3.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管理中存在条块分割、科研资源无法整合、危机科研项目不明确、资源浪费和资源不足并存、重复研究、重投入少产出等问题;4.提出了上海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科研管理的模式,包括完善科研管理的组织机构,提倡科研管理上下级之间的协调关系,认为绩效评估应采用多重主体评价下的绩效工资制度。结论: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研究对于政府实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因素众多而科研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本论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