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法系罪犯危险性评估及其借鉴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we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刑法学中,人身危险性理论发展遇到的瓶颈是人身危险性的评估问题。笔者认为,人身危险性的评估与人身危险性体系的构建是同一的关系。英美法系的罪犯危险性评估技术发达,但更多的是基于问题性思考而建立的,没有形成具有逻辑的、公正的人身危险性体系。所以,要结合大陆法系关于人身危险性的体系性思考,借鉴英美法系罪犯危险性评估的问题性思考,构建一个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逻辑性、公正性的人身危险性体系。  英美法系的罪犯危险性评估是一种风险评估,危险性评估工具经历了四代的发展,形成了三种成熟的类型:临床评估、精算预测和结构性专家评估。它们各有优缺点,但在刑事司法和民事司法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英美法系的罪犯危险性评估工具的制作方法和检验方法也比较成熟,但是,可以在贝叶斯定理指导下进一步完善。  罪犯危险性评估在定罪程序中的作用仅仅局限在“排除意外事件”的主观罪过的证明作用,而在量刑程序中,罪犯危险性评估的结果可以作为量刑的根据。罪犯危险性评估之所以能够在定罪程序中起到“排除意外事件”的主观证明作用,只是因为部分罪犯危险性评估中包含了某种行为方式发生的频率的信息,这种行为方式发生的频率反映出某种客观事物的物质属性不是存在于一种自然状态,而是一种人为状态,从而“排除意外”。这种主观证明作用,并非本质意义上的罪犯危险性评估的作用。本质意义上的罪犯危险性评估,不管是从品格证据的角度还是从基率证据的角度来看,都存在对于犯罪人精神属性的一种推论,而这样的推论不适合于定罪程序中正义的要求,所以不能够被应用到定罪程序之中。对于罪犯危险性评估能够直接作为量刑根据,有下面两个主要的原因:首先,量刑是在定罪的限制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有了定罪程序的限制,量刑程序允许法官在正义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定的自由裁量;其次,量刑面对的是犯罪人,而要测量犯罪人的某种属性,必然会涉及到对犯罪人精神属性的推论。  结合英美法系罪犯危险性评估的指标和大陆法系关于人身危险性的论述,笔者构建了一个以违法历史的社会危害性为约束的人身危险性体系。这一人身危险性的含义是具有违法历史的行为人再次实施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的危险性。人身危险性的结构层次包括违法历史和再次违法危险性两个方面,违法历史的性质或者说违法历史叠加的社会危害性决定着人身危险性的上界,再次违法危险性决定着人身危险性的大小。再次违法危险性是以违法历史为事实基础,犯罪人格为内在动力,人际环境为触发条件而进行测量。  上述人身危险性体系构建的目的在于将保安处分纳入到刑法体系之中。在刑法体系中纳入保安处分后,司法实践将存在一系列的变化。
其他文献
1943年3月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一书。该书依托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和新约签订这个背景,以不平等条约问题为论述的逻辑起点,对中华民族的由来及清季以来的历史(尤其是同盟会
铁路乘务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差,底子薄,上课参与度和课后自主学习能力显著薄弱,这和学生将来从事该专业所需要的工作英语交际水平相去甚远.笔者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与实践,在教
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对象对于定罪量刑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刑法学的理论研究中,它却似乎是一个被边缘化的概念。犯罪对象在理论上研究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它所面临的理论困境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当前,我国进行了以规范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保证同案同判的量刑规范化改革。这项改革是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展开的。在实体方面,就是确立了数量化的量刑方法;在程序上方面,就是
本文针对我国商事信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面梳理,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对当前信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对策和立法建议。我国商事信托由国外移植而来,不可避免的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物质聚集中心,也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活动集中地,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城市文化品牌是由城市长期积累和凝聚的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人生产和生活的文化的集中体
教育的不断的发展,在不断的进行细致的划分,小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小学生在接受事物的认知处于一个朦胧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怎样进行正确的引导是我们要考虑的.在所有
培养孩子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新思维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