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在传统中国社会,孝道倍受儒家文化推崇,被看着是人伦之始、众德之本,它不仅对家庭和睦、社会安定起着促进作用,而且对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与民俗、艺术也产生重要影响。从其存续根源而言,历代统治者对传统孝道在政治、文化、思想上的大力维护及民间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认同和强化,是孝道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力量之源。在孝道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虽然其具体内涵发生了部分转变,泛孝主义的强度与广度也逐渐衰减,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在亲子代际冲突加剧、孝道观念淡化、社会未富先老状况出现的现代中国,孝道仍不失为调节家庭人伦关系的一项重要伦理规范。践履孝道的自觉,是道德理性的自觉,以孝道的教化提升道德境界,既简捷便易,又效果卓著。但是,传统孝道内容庞杂,良莠杂糅,优劣并存,对于传统孝道,我们必须本着辨证的观点,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创造性的发挥,重构现代新型孝道,才能使之焕发出时代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