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近年来,他的作品受到中外文学爱好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作品被译成不同语言,然而大多数译者更多关注莫言的长篇小说,而对其短篇小说关注较少。另一方面,短篇小说的创作可视为莫言文学创作的起点,关注其短篇小说中的语言,有助于其短篇小说得到更好的英译。由于汉英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直译莫言短篇小说将会造成文化损失。本文旨在传播中国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莫言作品,所以本文采取补偿策略。本文所描述的翻译任务为莫言短篇小说集《与大师约会》中的四篇小说。分别为《良医》《麻风的儿子》《屠户的女儿》以及《冰雪美人》。在整个翻译实践过程中,笔者在词汇,句子,语篇层面均使用了补偿策略。本报告主要以文化负载词的为例,以廖七一的定义作为判断依据,他(2000:232)认为“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习语、成语和典故。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根据奈达(1993),本文将文化负载词共分为宗教、物质、生态、社会以及语言五大类。本文以夏廷德(1991)和柯平(2006)对于补偿策略的定义作为理论基础。报告采取量化的方式展现笔者对文化负载词采取的补偿策略,以直译文本作为参考文本,对比文化负载词在直译过程中指称意义和联想意义的损失情况。指称意义和联想意义均一致,这类文化词的所蕴含的思想,代表的物体在中西方国家是一致的,或者是一些已被翻译的专有名词,笔者采用了直译或套译法。指称意义相同,但联想意义不同,这类文化词通常带有深层含义;指称意义和联想意义均不同,这类文化词是中国独有文化思想或者物体的代名词,对于这两种情况,笔者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包括增译法,直译加注,音译加注,释义,意译加注。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笔者需要考虑词语的特点,其所包含的文化思想以及所处的语言环境。采取补偿策略可以弥补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损失,可以使译文读起来更流畅。希望通过本次报告中的翻译方法能够帮助读者对莫言短篇小说翻译方法有深入了解,并对今后的翻译活动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