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20世纪,当工业革命时代到来时铁路给工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空前的变化,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的条件,很长一段时间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然而随着城市公路交通状况的改善,铁路交通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渐渐的已经不在是占据所有交通市场,部分铁路因为铁路承运量的减少而衰退萎缩被废弃;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促使更安全、更快速的新型火车、新型铁轨的出现,致使部分陈旧的铁路设备和轨道被废弃沦为时代的烙印和回忆;当人们对生态城市的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时,旧时的铁路框架已经不能配合城市形态和布局的日新月异,随之原有的铁路轨迹也被废弃遗忘。越来越多的废弃铁路在城市中扮演着暗淡的角色,曾经重要的城市走廊,如今却盘爬那块狭长的土地上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慢慢的变成不挂牌的垃圾场,变成公路上的黑色钢铁障碍物。因此,如何对我国大城市中遍布各地的城市铁路废弃地进行用地性质界定,进行环境改造,使地块重新焕发活力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大城市众多,且城市南北气候条件、历史人文等差异较大。本文仅以城市哈尔滨为研究对象,针对哈尔滨的具体寒地特质、人文历史、景观特性、城市背景、铁路发展史等因地制宜对哈尔滨废弃铁路用地进行研究,随之建立起一套可操作性强的适用于哈尔滨的城市铁路更新设计方法,为全国的铁路废弃地改造提供借鉴。论文首先明确废弃铁路用地对城市发展的阻碍作用,对比分析国内外铁路废弃地更新现状,借鉴一般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改造模式,结合城市规划理论、城市绿地系统理论、景观学理论等理论基础为后文的废弃铁路景观设计研究打下基础。论文的对哈尔滨的铁路发展史及铁路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哈尔滨市城市铁路规划的研究,明确了哈尔滨已经长期废弃的铁路地块和短期内规划将要废弃的铁路用地的布局情况。论文的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针对已经明确的哈尔滨市铁路废弃地地块的现状和具体环境从城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研究用地的定位进行具体的景观设计可能性分析,提出具体对策,明确了一般性废弃铁路用地景观设计途径,使论文研究成果更具普遍性和推广性,对哈尔滨和国内其他城市的铁路废弃地改造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