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边贸易政策研究(1934-2009)——一种国家主义视角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s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分析美国多边贸易政策和多边贸易体系之间的关系,其核心问题在于美国国家权力变迁对美国多边贸易政策有什么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又如何影响到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演变。本文从国家角度出发,结合国际体系、国内社会视角分析美国多边贸易政策制定的过程,从美国国家权力兴衰角度论述美国多边贸易政策变迁及这种变迁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个核心概念,国家国际行为权力和国内行为权力,美国这两种权力变迁导致了美国多边贸易政策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国际/国内结合为分析框架,以便人们更好理解在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国内互动及其这种互动所产生的影响。  根据美国国际行为权力的特点,本文把美国多边贸易政策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34年至1970年,这一时期美国国际行为权力逐步形成,美国致力于贸易自由化,并主导建立了多边贸易体系;第二时期从1971至1995年,这一时期美国国际行为权力衰落,美国逐渐采取多边、地区、双边和单边贸易政策,它对多边贸易体系的控制力量遭受削弱;第三时期从1996年至2009年,随着WTO建立,世界进入新的全球化时期,美国国际行为权力进一步削弱,多边贸易体系发展也陷入困境之中。  根据美国国内行为权力特点,本文也把美国多边贸易政策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34年体制”的建立和稳固。在这种体制下,行政机构控制了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美国较容易制定多边贸易政策和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第二个时期为“1934年体制”的弱化。国会逐渐削弱了行政机构主导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能力。美国贸易政策也逐渐从自由贸易向公平贸易和管理贸易转变。第三个时期为“1934年体制”的崩溃。行政机构、国会、特殊利益集团、公民社会都影响了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进一步削弱了美国政府制定多边贸易政策的能力。  通过考察美国国际行为权力和国内行为权力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美国多边贸易政策的影响,本文认为美国国家权力的变化,影响了美国多边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多边贸易体系的演变。随着美国国家权力逐步削弱,美国制定多边贸易政策和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的能力削弱,美国同时采取多边、地区、双边和单边贸易政策,美国贸易政策也表现为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混合,世界贸易体系也逐渐由美国主导向真正意义上的多边贸易制度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2008年以来,武钢党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党建工作要融入经济工作中心、融入行政工作部署、融入职工思想实际的“三融入”的新 Since 2008, the party
国外立法和国外学者对被害人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我国法律也没有对被害人的概念做出明确的规定。由于其跨学科性与划分标准的不统一,目前在学术界对被害人概念的界定存在着不
中国限制死刑政策是通过立法上(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限制死刑及司法上的限制死刑两种方法来实现的。限制死刑政策是死刑较广泛支持率和国际压力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未来一定时期内
我国地域广阔、河流众多,随着交通运输的需要,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开展桥梁工程的建设。桥梁工程肩负着连接水陆两岸的交通重任,一旦通车后,往往都是满负荷运行,一旦发生质量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城市化的推进,使得交通领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投资力度更是不言而喻。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经济和城市不断
作为诉讼合并重要形态的诉之预备合并,是当事人将具备特定关联性的请求诉诸于同一程序而产生的一项诉讼合并机制。诉之预备合并的产生有着特定的背景,它以诉讼模式转换、当事
大部制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方法,用大部制形式整合政府职能,把不应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还权社会,达到善治,实现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也是国家与公民
由于在冷战后所展现出来的经济活力,东亚地区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独特而又复杂的历史文化特征使它在现代国际体系中显现出非常不同的发展途径,在地区化、一
社会的发展使得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而软土地基是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难点。有鉴于此,文章在软土地基对公路桥梁施工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公路桥梁施工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