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锂电池组二维温度场稀疏重建方法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erx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研究表明,温度过高、过低或分布不均都会严重影响锂电池组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如何快速、准确地实现电池组的温度监测显得十分重要。直接测量的监测方法可能存在布局传感器过剩的问题,使经济成本较高;间接测量往往需要建立电化学模型或等效电路模型进行热模拟,模型简单则导致精度有限,模型复杂则导致求解困难。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方法的锂电池组二维温度场稀疏重建技术,并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首先搭建了 128通道的温度场测量实验平台,然后以由18650锂电池单体组成的电池组为实验对象,采集5个放电周期内的40089条二维温度场数据。接着对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和变化特性。进一步建立了 LR、SVR和DNN模型以实现温度场的稀疏重建,并重点探讨了重建算法、模型优化算法、真实热传感器数量和平面布局位置等因素对稀疏重建效果的影响。最终开发了锂电池组二维温度场稀疏重建软件,实现了温度场分析、建模、训练、在线预测等功能的一体化集成。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真实热传感器数量下,DNN算法均能较为准确地进行温度预测,最大MAE为0.6468℃(SCR=0.78%),最小MAE为0.080℃(SCR=50.00%),且单条数据的平均预测时长仅为0.19ms。(2)Drop Out优化算法可以有效提升DNN的稀疏重建精度。(3)当布局的真实热传感器数量较少时,与LR和SVR相比,DNN在重建精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意味着在相同重建精度要求下,使用DNN能够有效减少传感器的布局数量。(4)真实热传感器尽量分散、等距的空间布局原则可以有效提升温度场的稀疏重建精度。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电池组二维温度场稀疏重建技术,该技术可提供准确、鲁棒和实时的温度预测结果,且模型无需借助复杂的电池热特性、热产生或热边界条件知识。通过该技术,可计算出指定精度要求下的最少传感器数量和最佳布局位置,对锂电池组的热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铬涂层锆合金作为极具潜力的新型事故容错燃料包壳材料,已经展示出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超出设计基准事故工况下的抗高温蒸汽氧化性能。与国内外研究者已采用的诸如磁控溅射、等离子喷涂、电弧离子镀、3D激光涂镀、冷喷涂等涂层制备技术相比,电镀技术因其较高的沉积速率、较低的设备成本和较低的生产能耗成本而更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文主要利用电镀技术制备了 Cr涂层Zr-4合金,探讨了电镀配方各组分浓度、电镀工艺参
最早的显微镜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期,由一位荷兰的眼镜工匠制造而成。自其出世以来,人们便从未放弃过对显微镜技术的改进,通过不断改善显微镜的分辨率、可操作性以及适用范围,显微镜技术早已贯彻到各个领域的技术研究之中。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含两部分,利用各种显微镜技术对制备的羊毛角蛋白图案进行表征;利用全内反射超分辨荧光显微镜技术对五氧化二钒纳米酶的催化行为进行表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使用碱溶法提
恶性肿瘤作为一种难以根治的顽固性疾病,其诊断与治疗是一直困扰人类的重大难题,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在健康被越来越重视的今天,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问题已成为医药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在临床上,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依然面临一些难点,如怎样更好地增加药物的靶向性,使得药物在降低毒副作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抗肿瘤作用?如何更好地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以实现及时发现尽早治疗,或者边治疗边观察?以及如何
贵金属Pt在燃料电池催化领域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深受青睐。但是Pt在地壳中储量稀少,价格昂贵,而且在阳极氧化中易受CO吸附导致催化剂中毒。这些都极大阻碍了 Pt的商业化应用。因此,如何在降低Pt用量的同时保持其高的催化活性成为了最受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重要研究项目之一。研究表明,将Pt与其他金属进行合金化不仅能够显著降低Pt用量,而且在合金化后由于电子结构的改变、几种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往往会使其展现
系统生物学及复杂网络理论的发展为代谢网络的研究提供了相关的技术理论基础。对研究对象进行代谢网络建模,进而提取网络的重要特征,可以为代谢组学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首先构建关联网络,将其应用在茶叶代谢组数据中,以筛选茶叶中具有较强关联的金属和代谢物组合。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单样本的扰动网络建模方法,并将其应用在结直肠癌代谢组数据中,以筛选与结直肠癌相关的差异代谢通路。主要工作包括:一、关联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慢性代谢类疾病。常伴随脂肪性肝炎,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增加肝癌的危险。已经有报道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核受体RORγ作为重要转录因子参与脂肪代谢的调控,但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进程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课题旨在探究RORγ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程中的作用和潜存的分子机制。我们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小鼠和斑马鱼体内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以及采用棕榈酸(PA)诱导人源肝细胞的方式建立体外脂肪
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在我国都不容乐观。尽管纳米药物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缺乏肿瘤靶向性严重阻碍了各种纳米药物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如何开发新的靶向配体已成为小细胞肺癌治疗的迫切需要。在本课题中,我们首先筛选和验证了卷曲霉素(Capreomycin,Cm)对SCLC细胞上过度表达的神经细胞
α-Fe2O3是一种带隙合适、性能稳定、廉价易得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是用于光水解的重要材料之一。但α-Fe2O3亦存在光生载流子迁移率低、寿命短等劣势,其产生原因与金属氧化物离子极性引起的光生载流子自陷现象有关。最近研究证实α-Fe2O3中具有高度局域的自陷态激子(STE)的存在。尽管自陷态激子的动力学对金属氧化物的光电转化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大家仍然不清楚自陷态激子的淬灭机制,尤其是涉及多个自陷态
抗生素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影响正受到广泛关注。红树林作为重要的潮间带湿地,对抗生素污染具有显著的截留净化功能,但目前相关研究多关注底泥污染及抗性基因。红树林潮间带水体中的微型藻类,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生物活性,对红树林截留净化抗生素功能的影响十分重要,硅藻是红树林微型浮游藻中的优势类群。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基于此,本研究以红树林典型浮游硅藻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后,我国正式提出并大力推行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PPP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型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方式,在提高资本投资效益方面优势明显。2014年到2020年2月末,全国累计入库项目9459个、投资额14.4万亿元;累计落地项目6420个、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