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在本质上是引导学生“成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做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近年来做人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以提高他们的做人素质的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很多学校做人教育的状况和水平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当下许多中等职业学校过多的注重了对职中生进行“何以为生”的专业技能的传授,而相对忽视了“为何而生”的如何做人的教育,由此所导致的职中生做人素质严重缺失、就业困难、竞争能力较弱等问题不仅影响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为职中生以后的和谐、全面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加强职中生的做人教育成了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课题。鉴于此,作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究问题的缘由和解决的途径,为最终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做人教育的科学模式提供一些思考。 本论文采用了观察、调查、个案分析、联系实际等研究方法,多维度、多层面的对职中生做人教育的基本内涵及重要意义、现状及原因分析、途径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和深入研究和探讨。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职中生做人教育概念界定、历史渊源和研究意义。首先对做人教育的概念作了界定,认为做人教育就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途径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合格的社会公民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职中生的实际特点,指出职中生做人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培养职中生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健全的职业人格。指出加强职中生的做人教育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职中生的成长和成才以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在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做人教育现状进行介绍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当前职中生做人素质上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人生价值观迷失、责任意识缺乏、基本素质低下和基本人文素养欠缺,并从学校、家庭、社会和职中生自身等方面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造成职中生做人素质缺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