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的迅猛发展,服务对象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其工作的内涵或思想已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原来的救助性质向着提供需求、服务,从非正常人到正常人,从一般性到专业性的方面发展。以社区学龄儿童儿为对象,来提供社会相关的服务,是社会工作者工作性质转变的一个具体表现,由于特殊的年龄段和对社会的认识需求,使得他们在成长中面临着多样、复杂的问题,尤其是英语听说学习能力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学校是学龄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学龄儿童在校的学业表现是学龄儿童建立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感的重要来源。G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多元复杂型社区,既有商品房小区、拆迁安置小区又有老新村。如何让学龄儿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是摆在社工及校内老师面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次研究以G社区10名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在实务工作之前,本文作者先通过实地调查运用量表测量法、半结构性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在武汉市G社区对于学龄儿童的英语听说能力问题进行探究,发现社区内的学龄儿童英语听说能力有一些严重的问题,所以通过赋权视角对于其中问题较为严重的学龄儿童进行介入。赋权视角是从人的内在力量和赋权资源来进行审视。该理论强调在社会工作中,应该更加注重人们以及所处环境的赋权和资源,不能将其作为社会现象或问题来对待。每个人的赋权或者表现出来的赋权是不一样的,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强化赋权认知来应对问题,并实现解决。本文欲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运用赋权视角理论从学习动机、学习技巧这两个方面对G社区学龄儿童的英语听说学习能力进行了干预,运用前后测对比尤其是注意介入前后,对学龄儿童的英语听说学习能力进行探究。让学龄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业成就的获得,融入学校,建立自我认同感。本文设计四节小组活动,改善10名学龄儿童的英语听说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