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黄醇脱氢酶13(Rdh13)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慢性肝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i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视黄醇脱氢酶13(Rdh13)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具有相似序列和功能的短链脱氢酶/还原酶组成了SDR(short chain dehydrogenase/reductase)超蛋白家族,目前为止已发现的蛋白酶中至少有140种属于此家族,视黄醇脱氢酶13(retinol dehydrogenase13,Rdh13)是近年被鉴定发现属于SDR超蛋白家族的成员。已发现的视黄醇脱氢酶(RDH family)家族成员RDH11、RDH12和RDH14定位于粗面内质网,在视循环中起重要作用,而RDH13位于线粒体内膜,提示RDH13在功能上与家族其他成员既相似又有差异。Rdh13蛋白在人类和小鼠的序列上具有百分之八十的同源性,表明该基因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我们的研究目的是Rdh13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功能,类推该蛋白在人体内的功用,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体的奥秘,以及对人类功能基因组学做出些许贡献,更进一步对人类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治疗给予一定的提示。另外利用基因敲除技术,从整体动物水平研究该基因的功能、人类疾病发病机制、胚胎发育过程和寻找新的药物靶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学各个领域研究的最常用手段之一,而我们的工作也正是基于此目的。我们已有的工作表明Rdh13在小鼠各组织器官广泛表达,而其中肝脏高表达,是其他组织的三倍以上,为了更好地研究其功能,我们构建了Rdh13基因敲除小鼠,Rdh13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能正常出生并生长至成年,杂合子交配出生的后代基因型分布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并且野生型、杂合子及纯合子小鼠在生长过程中其体重体长无显著区别。基础状态下小鼠肝脏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与野生型小鼠无明显差异。肝脏疾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常见疾病,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和慢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成为探索肝脏疾病发展过程的一种经常使用的手段。我们的工作发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纯合子小鼠在急性肝损伤过程中肝脏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伴随着损伤而发生的肝脏自我修复过程中,纯合子小鼠肝细胞的增殖活跃度降低低,研究其机制发现Rdh13通过影响了机体甲状腺素的代谢,从而影响了细胞色素P450的表达水平,调节小鼠肝脏对四氯化碳的敏感性。第二部分 视黄醇脱氢酶13(Rdh13)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慢性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我们之前的实验发现视黄醇脱氢酶13基因敲除小鼠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表现出抵抗性,因此我们研究其在四氯化碳诱导慢性肝纤维化过程当中的作用。四氯化碳反复刺激四周后,H&E染色、血清生化检测和TUNEL染色结果显示四氯化碳慢性肝纤维化过程中视黄醇脱氢酶13缺失小鼠肝组织损伤程度较轻。通过Masson三色染色来显示纤维化程度,纯合子小鼠的纤维化程度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明显较轻。Collagen I(II)免疫组化染色与Masson三色染色结果一致,表达水平降低;肝脏星形细胞活化的标记物α-SMA表达水平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表达水平比野生型小鼠低;一些与肝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纤维化相关的细胞粘附分子Icam、Vcam和Fibronectin在m RNA水平也不同程度的降低。上述实验结果表明Rdh13缺失在四氯化碳诱导慢性肝纤维化过程中有保护作用。第三部分 视黄醇脱氢酶13敲除小鼠表型的进一步分析体外实验表明RDH13具有视黄醇氧化和视黄醛还原作用,视黄醇在体内经过中间产物视黄醛后被代谢成视黄酸,视黄酸是视黄醇在体内的主要作用形式,参与机体发育、细胞分化、凋亡和再生,而视黄醛对机体是有氧化毒性的,由此推测Rdh13通过调节视黄醇和视黄醛的平衡在机体抗氧化过程中起作用,我们已有的工作也已证明Rdh13定位于线粒体,所以我们的工作重点在Rdh13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和其在抗氧化过程的作用。经过对氧化磷酸化相关基因的检测以及对线粒体数量和线粒体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在线粒体抗氧化能力方面检测了包括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等指标,以及检测抗氧化能力相关基因如Cat、Sod和Gpx1的表达水平,发现Rdh13纯合子小鼠中对抗氧化能力有保护作用的相关指标及基因的丰度较低。我们的结果初步提示Rdh13对小鼠肝脏线粒体抗氧化有保护作用,仍需我们进一步的实验证明。
其他文献
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都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都受到基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肥胖和糖尿病与脂肪组织特定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而甲亢是一种多基因疾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从两方面研究单个基因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贡献:一是研究脂肪组织中单个基因对肥胖和糖尿病的调控;二是从遗传学角度探索单个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对甲亢发生的影响。脂肪因子Mimecan在肥
目的:探讨成骨细胞特异性rictor敲除小鼠骨表型改变及其机制;探讨人群血清Sema3A与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采用成骨细胞特异性rictor敲除小鼠(Rictorob-/-),对照组采用Rictorf/f小鼠,通过双能X线、micro-CT以及组织切片检查观察小鼠骨量及骨微结构的变化;三点弯曲实验分析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改变;通过动态及静态学组织切片分析、血清骨转换指标以及骨组织mRNA表达
背景:Graves病(GD)是一种常见的自身抗体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症状明显,疗程长,复发率高。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升高是导致GD临床症状和治疗棘手的关键原因。既往研究发现CD4+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在GD自身抗体产生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micro RNA(mi RNA)作为基因转录后调控的重要调节分子,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炎症反应过程,可调节T淋巴细胞分化及功能发挥。此外,
背景: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是多种原因导致肾上腺皮质增生,合成并分泌过量糖皮质激素,导致机体一系列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骨质疏松、易感染、神经精神障碍等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ACAs)是肾上腺库欣综合征最主要的病因。近期有多个研究组同时发现在肾上腺皮质腺瘤中,有35%65.6%患者携带有体细胞PRKACA突变,引起PKA信号通路持续激活,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过
背景:肥胖症已成为严重影响全球公共卫生的社会经济问题,阐明肥胖发生的调控机制、发现新的疾病预测因子意义重大。近年来,白色脂肪棕色化已成为防治肥胖症的新手段和研究热点。随着研究逐步深入,部分FGF家族成员、微小RNA(microRNAs,miRNAs)与肥胖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备受瞩目。研究表明,FGF21具有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作用;重组FGF1蛋白具有与天然FGF1分子类似的降低血糖的药理学作
第一部分门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现状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心血管内科及内分泌科门诊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共患情况,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在两个科室单独或合并存在时的管理状况。方法:于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们在全国40家医院邀请在心血管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或在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参加此项研究。采用国际标准化问卷收集患者信息,包括疾病史、治疗用药史及患者的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情况。采用经过验证的欧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I、II及其比值(PGR)是否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症状类型有关。评估该PG I、PGII及PGR对FD治疗,如抗分泌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等治疗决策的参考意义。方法:在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就诊
自噬是溶酶体依赖的细胞内成分降解的生物学过程,细胞通过自噬实现自我更新,维持重要的生命活动。脂肪组织调控糖脂代谢,在维持全身能量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自噬调控脂肪细胞功能,从而影响肥胖引起的脂代谢异常及能量代谢失衡。因此,自噬在脂肪细胞/组织的研究可能为肥胖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目的:观察自噬溶酶体基因在肥胖个体内脏脂肪中的表达变化;探讨自噬相关蛋白survivin对脂肪细胞功能
第一部分Sidt2基因全身敲除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研究目的研究Sidt2基因敲除对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对象和方法选取6周龄、3月龄普通饮食喂养的Sidt2基因敲除小鼠和同品系同周龄的野生型对照鼠,采血检测血脂水平并取肝脏;在Sidt2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型对照小鼠6周龄时开始高脂饮食喂养,12周后检测血脂水平并取肝脏。观察普食组与高脂组小鼠肝脏的形态并称重,肝脏组织切片行HE染色、油红染色、透射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近年来,中国IBD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本文分两部分,首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表明IL-12b的启动子基因多态性(rs41292470)与UC、感染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但是其分子机制还不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