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理论对大学本科课程的反思与建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h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不仅是对人类的挑战,更是对教育的挑战。课程对于教育而言,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的载体,更是人才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大学本科课程改革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备受国家、社会、高校及个人的关注。但当前我国大学本科课程长期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且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本研究有利于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理论的创新、从混沌理论视角对大学本科课程现状进行分析以及运用混沌理论指导大学本科课程的改革实践。1975年,李天岩和导师约克首次定义了混沌的数学表达,阐明了确定性方程式是如何产生不可预测的结果,并将这种不可预测性定义为“混沌”。混沌理论应运而生。混沌理论解释了事物发展是随机的、无序与混乱的,并且朝着一种不确定的方向发展,具有整体性、复杂性、非线性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且在后现代文化影响之下,混沌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新的文化隐喻,影响着人类的思考。混沌理论视域下的大学本科课程是一种由知识演变、科学发展、社会变迁、文化兴衰、经验增长交织而成的混沌体,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孕育生命长成的沃土、传承与弘扬历史与文化的媒介,促使学生的品性养成与审美意识的提高。本研究以混沌理论作为大学本科课程的一种分析工具,在对相关文本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我国大学本科课程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价值取向重知识之“用”,轻生命之“生长”;课程的结构与内容重“科学知识”,轻“人文知识”;课程的教与学重“传承与接受”,轻“自主与创造”;课程的评价与管理重“分数与标准”,轻“反思与对话”。因此,基于混沌理论对大学本科课程进行重构。混沌理论的大学本科课程的新愿景是:在价值取向上,以生命为本建构课程;在结构与内容上,以文化整合建构课程;在教与学上,以“学”为主体构建课程;在管理与评价上,以促进生命与生长建构课程。
其他文献
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动态性课题,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正处于这种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逐渐将国际化列为学校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战略。教师参与国际化既是推动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引擎”,又是促进其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探讨研究型大
在世界银行最先提出“治理”一词之后,此概念便被广泛的传播开来,并在经济和公共管理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理论框架,高等教育治理正是在此情形下产生的。在20世纪90年代,学者将高
兰石集团党委聚焦企业提质增效和改革发展实际,坚持两个导向查找问题补短板,深化三种形式狠抓培训促成效,突出五个增强,把强化政治功能、提升党组织组织力作为党支部建设标准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社会语言艺术也在发生着较大的改变,为了使观众获得自身需求的新闻信息,将播音主持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有较快的发
<正>维生素D是在20世纪初发现的,它是佝偻病的治疗剂.在1971年,Deluca和Kodicek在对确定l α.25-脱氢维生素D3的结构的研究中作出巨大贡献.在1981年,Suda和他的大学同学第一
会议
在如今艺术形态多元化的背景下,人们认识到素描不仅是作为其他艺术创作的基础,更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并且能够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在素描教学中也将更多关注点放在如何能发
<正>作为首屈一指的高级农艺师,企业想请他挂靠资质,但他坚决拒绝"挂名"牟利。百色芒果,闻名全国,是百色重要的产业支柱。芒果的生长离不开技术专家的"保驾护航",田东县芒果
思想政治课的教材作为课程之本,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实现学生知识培养目标和情感信仰目标的前提。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衔接的研究是进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传播及应用,在此背景上,自媒体应运而生。自媒体的出现,对传统新闻建构机制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文中对此较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