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学中的直觉表达与方法探究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c420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今艺术形态多元化的背景下,人们认识到素描不仅是作为其他艺术创作的基础,更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并且能够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在素描教学中也将更多关注点放在如何能发掘人的潜质去创造出一个新的审美形态上。但是从如今大多艺术院校的素描教学方法来看,仍然还是沿用着略加改良过的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使素描的表现风格被大大的弱化了,教师在教学引导和教学方法上也并未对素描表现形式的多种可能性进行详细阐述与启发。这些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都违背了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和规律,导致学生在素描学习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总是用某种特定的“经验”同他们所看到的对象来进行匹配与表达,缺乏对对象的本质和精神的把握,养成了程式化、机械化的表现方式,不管今后在创作出什么样作品,都只是对客观对象的模仿与再现,阻碍了素描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的发展。对素描教学中的直觉表达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对直觉思维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法的探究。本论文力求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研法等方式,梳理国内外学院教育在不同阶段和文化背景下对素描的理解和对教学方法的调整,对比中西方学院素描教学的异同,例举主要艺术学院的教学实践,总结其成果与不足。认为作为教师应在尊重传统素描教学体系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教学条件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深对素描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在现代素描教学中必须要超越素描的固化概念,突破陈旧的公式化理论和僵化的课程设置,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对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努力开拓更多的表现领域,让学生摆脱传统素描观念和技术训练的束缚,意识到学习素描应该是一个主动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再现。并提出自己在素描教学方法中的创新尝试——直觉训练,为素描学习提供更多的表现方法,也为今后的素描教学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与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新生由于学习要求、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等的转变而造成学习适应不良。大学新生的学习指导问
公正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之一。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对于我国而言,公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完善中国特
本文通过回顾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建立和成长的过程,详细介绍了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期为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发展以及专科教育提供参考。 This article reviews
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动态性课题,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正处于这种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逐渐将国际化列为学校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战略。教师参与国际化既是推动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引擎”,又是促进其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探讨研究型大
在世界银行最先提出“治理”一词之后,此概念便被广泛的传播开来,并在经济和公共管理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理论框架,高等教育治理正是在此情形下产生的。在20世纪90年代,学者将高
兰石集团党委聚焦企业提质增效和改革发展实际,坚持两个导向查找问题补短板,深化三种形式狠抓培训促成效,突出五个增强,把强化政治功能、提升党组织组织力作为党支部建设标准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社会语言艺术也在发生着较大的改变,为了使观众获得自身需求的新闻信息,将播音主持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有较快的发
<正>维生素D是在20世纪初发现的,它是佝偻病的治疗剂.在1971年,Deluca和Kodicek在对确定l α.25-脱氢维生素D3的结构的研究中作出巨大贡献.在1981年,Suda和他的大学同学第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