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艺术的本质是审美。摄影家以艺术思维和视觉影像传达美。荒木经惟是当代日本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摄影家之一,在光影视觉艺术舞台上,“反摄影”、“私摄影”和“玩摄影”,他的“情色”、“神秘”、“另类”亦如他的风采。自出版成名作《感伤的旅程》以来,荒木经惟以“摄影即人生”为总主题,所拍摄的作品映照着由绚烂之极终归平淡的艺术境界,呈现出多维的审美向度。本文以荒木经惟摄影艺术人生演进的历史轨迹为逻辑起点,采用文献综合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摄影艺术学与摄影美学向度上解读荒木经惟摄影艺术风格。本文粗线条地勾勒出了荒木经惟摄影艺术风格发生、发展与升华的演进轨迹;对“荒木经惟”及其摄影艺术风格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了总体述评。笔者对荒木经惟及其作品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关注度、受众面和影响力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与统计分析,为解读荒木经惟摄影艺术风格的内涵及其嬗变奠定坚实的基础。荒木经惟是复杂的难懂的,集“奇才”、“怪才”、“鬼才”和“天才”多种封号于一身,虽然饱受争讼,却注定因其鲜明的摄影艺术风格而被载入摄影史册。综观荒木经惟一生摄影艺术轨迹,其作品艺术风格整体体现为:“摄影即人生”主题下的“人性美”、“意象美”和“多维美”。荒木经惟独特摄影艺术风格的生成与彰显,源于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是诸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包括:民族性格、文化传统与时世国势、社会思潮等宏观因素;独特人生经历、别样情感体验和个性艺术选择等微观因素;埃尔斯肯、森山大道、南·戈尔丁和挚爱亲人等对荒木经惟影响的其他因素。荒木经惟摄影艺术风格对升华中国摄影艺术有着重要的启思与借鉴意义,既有艺术人生的启悟、艺术观念的启迪,也有技法创新的启示。我们对待荒木经惟摄影艺术风格应予以理性的文化扬弃:既不“捧杀”,亦不“棒喝”,要坚持知人论世,突破禁忌与持守伦理的统一、艺术赏析与大众解读的统一、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的统一。总之,荒木经惟是“反摄影”的探索者、“私摄影”的代表者和“玩摄影”的创新者,是至真与放逐、至善与荒诞、至美与戏仿纠结在一起的复杂多维的摄影大师。尽管荒木经惟本人拒绝并抗议哲学式的解读,但他的艺术思维方式与视觉传达方式却蕴藉着深刻的哲学意味,显示着荒木经惟摄影艺术风格的神秘性、独特性与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