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展示讲解行为是化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行为。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的实施在创设建构性和迁移性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开展高阶思维以及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对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开展表征、测量和评价能够促进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的提升,提高化学教师素养为本化学教学能力。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外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评价工作目前存在研究成果少、实证研究少的情况,由此明确了本研究将立足实证研究,开发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测量和评价工具的研究重点。本研究分为基础研究、核心研究、应用研究和行动研究四个部分:基础研究部分,利用文献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评价的相关文献,明确研究起点和研究的意义。阐述了与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评价相关的心理学理论、认识论理论和教学论理论等理论,为开展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核心研究部分,在文献梳理、专家访谈、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的实证基础上,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定性表征工具并利用SPSS21.0和AMOS17.0等对工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信效度良好。工具共有9个评价指标,分布在2个维度,分别是“化学教师展示讲解的效果”和“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质量”。经定量表征,2个维度中,维度1“化学教师展示讲解的效果”是重要的维度。在此基础上,对样本中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了判别方程用于预测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的水平。应用研究部分,利用开发的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评价工具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发展阶段、不同课型(展示课与常态课、元素化合物课和概念原理课)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进行测量和评价。测量和评价从差异性的视角展开,对比分析了不同变量下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的整体差异、维度差异、评价指标差异和水平差异。结合教师访谈,分析了存在差异性的原因。行动研究部分,利用开发的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评价工具对在我校参加教育实习的教育硕士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进行了三轮干预和指导。在作者的干预和指导下,该职前化学教师顺利完成了“乙烯”主题的课堂教学,较好地认识到了展示讲解行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提高了该教育硕士的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促进了其专业发展。同时也表明,所开发的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评价工具适用于职前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的测量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