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8家证券所的执业质量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事务所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所增强,但是,在质量控制体系、职业道德建设以及审计准则的理解与实施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此次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结果来看,我国现阶段审计质量并不理想。审计服务是一种具有鉴证力与公信力的特殊商品,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影响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相关制度建设并不完善,资本市场中“壳”资源对企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而盈余管理行为的大量存在必然会影响到企业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及公允性,使投资者蒙受损失。虽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并不完全代表审计质量的高低,但是在大样本研究下,二者必然会存在一定联系。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检验审计人员是否能够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以识别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即对我国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进行检验。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研读,梳理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最后,对模型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运用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合并财报数据对我国审计师是否能够显著揭示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检验,文章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衡量上市公司会计操控型盈余管理水平,以异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异常酌量性费用以及异常生产成本三个指标衡量上市公司交易操控型盈余管理水平,以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间接衡量审计质量,通过构建逻辑回归模型从会计操控型盈余管理与交易操控型盈余管理两个方面研究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否能够有效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结论得出,审计师能够揭示出企业的会计操控型盈余管理行为,但是对于交易操控型盈余管理,审计质量还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