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造价指数在国际范围内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估价和结算中,作为反映建设工程中的价格变动趋势的重要指标。随着全球资本和劳动力资源整合的加快,国际建筑市场一体化速度明显加快。“一带一路”的提出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建设市场经济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建设市场深度融合,为建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无限可能。在此背景下,境外建设投资的经济敏感性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工程造价指数的重要作用也得到凸显。建筑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国际市场造价指数发展规律和趋势以规避成本及投资风险,提升效益。而伴随经贸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性经济因素对世界不同地区工程造价指数的波动规律影响程度越来越大。但是人们对于工程造价指数与宏观经济的互动影响认识仍然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工程造价指数变化规律的把握。因此从全球视野出发研究工程造价指数的波动协同、协同结构及其成因很有必要。本研究从宏观经济与工程造价指数互动机制的角度出发,通过梳理工程造价指数及价格波动关联及协同效应为讨论国际工程造价指数的波动协同效应和成因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进一步定性分析了宏观经济与工程造价指数的互动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了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22个样本国家/地区,首先通过协整及相关分析判断了工程造价指数的波动协同效应,然后建立Kruskal最小生成树模型探讨工程造价指数的波动协同结构,为了全面反映工程造价指数的协同结构,分别采用了基于欧氏距离和趋势相似的空间距离矩阵生成最小生成树,结果发现全球工程造价指数出现了明显的聚类结构,可以印证样本国家/地区间工程造价指数的波动特征具有相似性,具有长期稳定的影响关系。结合具体情况对不同出度国家/地区进行分析,发现工程造价指数的波动受到各国/地区地理区位、贸易情况、通货膨胀率和就业率的影响。为研究工程造价指数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试图探索工程造价指数协同的原因,本文进一步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价格指数、利率、汇率、失业率和贸易进口额6个宏观经济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以工程造价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定量分析。发现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价格指数、利率、失业率和进口额对工程造价指数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通过分析认为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全球工程造价指数呈现协同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从全球视角出发研究工程造价指数的发展规律,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全球工程市场稳定均衡发展的机制,识别工程造价的波动成因,把握全球和中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受数据和篇幅的限制,本研究还存在局限性,下一步的研究应继续扩大研究样本及其区间,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指数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发展新的模型,以系统反映全球工程造价指数的波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