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渗透的德育越来越重视,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注重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发展,逐渐养成德育为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体制。小学时期的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花朵,是祖国的栋梁之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本文就关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缺失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德育重构]
小学时期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尚未成熟,正处于起始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都应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加强德育教育,这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极大的必要性。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数学教学自身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当遵循新课改的相关理念和要求结合数学教材中的重点进行德育,使德育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德育渗透缺失现状
1.无法正确认知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内容
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数学老师必须树立起自身重要的角色观,作为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引导者,教师要不断认识和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现在德育内容,积极引导和配合学生进行德育内容的探索,顺利开展德育化数学教学。在当前的小学数学中,教师由于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挖掘不深刻,理解不深入,在教学中固守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课堂效率,忽视了潜在德育知识点的教学。此外,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进行德育不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2.进行德育渗透的方式欠妥
小学时期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创新性,因此无论是开展知识教学还是道德教育,都必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教师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往往忽视掉其他与数学运算无关的教学活动,课堂氛围较薄弱。在当前的数学课程中,多数教师处于主导者的地位,导致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地吸收相关的数学理论和公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教学效率,真实的教学过程不贴合生活,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符合当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无法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导致数学教育和学生学习逐渐偏离德育渗透的目标,很多数学教师并不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认真严谨、善于思考、积极努力的状态,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重构
1.完善小学教师的队伍建设
教师在小学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迎合时代的要求,遵循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各个学校要积极对任课教师进行专业水平的测试和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在聘任教师时除了考核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进行道德教育,让老师自身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以及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制定中,一定要结合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特点,不断更新自身的传统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同时学校要不断组织教师参加有关于德育渗透教学的讲座,与其他学校建立亲密的交流,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入手,不断提高教育队伍的专业水平。
2.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培养感性认知
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应当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觉的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感觉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度,拉近学生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适当地将教学转移到课程之外去,开展活动型教学过程,但是要注重贴合教材的特点,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范围,不能偏离书本的知识重点和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既要防止只注重教学过程忽视德育教育,也坚决杜绝因为德育渗透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进行小组式合作学习,推动学生思想道德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迅速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在于不断转变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结合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式合作学习,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预算数学题,进行分析、探讨,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阐述自己小组的解题思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讨论中去,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一定的反馈信息不断改善教学方式。也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适宜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
三、结束语
德育渗透不仅仅只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学都应该注重德育渗透的教学,学校要不断提供相应的条件,教育专家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郭红卫.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31.
[2]劉彦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22):34-35.
[3]魏田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智库时代,2017(14):95 97.
[4]高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2(04):43-44.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德育重构]
小学时期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尚未成熟,正处于起始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都应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加强德育教育,这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极大的必要性。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数学教学自身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当遵循新课改的相关理念和要求结合数学教材中的重点进行德育,使德育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德育渗透缺失现状
1.无法正确认知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内容
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数学老师必须树立起自身重要的角色观,作为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引导者,教师要不断认识和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现在德育内容,积极引导和配合学生进行德育内容的探索,顺利开展德育化数学教学。在当前的小学数学中,教师由于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挖掘不深刻,理解不深入,在教学中固守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课堂效率,忽视了潜在德育知识点的教学。此外,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进行德育不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2.进行德育渗透的方式欠妥
小学时期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创新性,因此无论是开展知识教学还是道德教育,都必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教师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往往忽视掉其他与数学运算无关的教学活动,课堂氛围较薄弱。在当前的数学课程中,多数教师处于主导者的地位,导致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地吸收相关的数学理论和公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教学效率,真实的教学过程不贴合生活,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符合当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无法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导致数学教育和学生学习逐渐偏离德育渗透的目标,很多数学教师并不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认真严谨、善于思考、积极努力的状态,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重构
1.完善小学教师的队伍建设
教师在小学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迎合时代的要求,遵循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各个学校要积极对任课教师进行专业水平的测试和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在聘任教师时除了考核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进行道德教育,让老师自身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以及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制定中,一定要结合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特点,不断更新自身的传统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同时学校要不断组织教师参加有关于德育渗透教学的讲座,与其他学校建立亲密的交流,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入手,不断提高教育队伍的专业水平。
2.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培养感性认知
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应当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觉的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感觉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度,拉近学生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适当地将教学转移到课程之外去,开展活动型教学过程,但是要注重贴合教材的特点,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范围,不能偏离书本的知识重点和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既要防止只注重教学过程忽视德育教育,也坚决杜绝因为德育渗透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进行小组式合作学习,推动学生思想道德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迅速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在于不断转变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结合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式合作学习,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预算数学题,进行分析、探讨,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阐述自己小组的解题思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讨论中去,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一定的反馈信息不断改善教学方式。也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适宜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
三、结束语
德育渗透不仅仅只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学都应该注重德育渗透的教学,学校要不断提供相应的条件,教育专家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郭红卫.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31.
[2]劉彦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22):34-35.
[3]魏田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智库时代,2017(14):95 97.
[4]高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2(0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