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排斥对企业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ang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最具活力的微观个体,其对GDP以及税收就业等的贡献已经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但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中小企业经常在金融市场上遭受金融排斥。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者,其所遭受的金融排斥程度远远高于大型国有企业等经济个体。这无疑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形成了较大阻碍,使我国创新产出的中坚力量受到不利影响,进而阻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大量中小企业遭受金融排斥的现状同时也影响了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不利于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召开会议讨论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李克强总理也将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任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迫在眉睫。针对上述现状,本文从金融排斥相关理论出发,探索中小企业金融排斥的理论形成机制及其对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各地区中小企业的金融排斥指标体系,将金融排斥指标划分为金融资源供给方、供给途径以及需求方三个子系统,得出各地区中小企业金融排斥指数。接着实证检验了金融排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金融排斥、企业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了该影响机制的地区以及所有制异质性。基于本文对于中小企业金融排斥的理论形成机制分析、金融排斥指数赋值分析以及金融排斥与企业创新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减缓金融排斥不仅有助于构建普惠金融体系,也符合伦理道德的要求;第二,在金融排斥指标体系中,金融资源供给途径子系统对金融排斥程度的影响最大,金融资源供给方子系统次之,金融资源需求方子系统影响较小,且东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低于其它地区的金融排斥程度;第三,金融排斥程度的增加使得企业面临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进而对企业创新决策产生负面影响,阻碍企业创新水平提升,企业自身条件、市场形势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等因素也对企业创新产生了一定影响;第四,金融排斥程度的降低以及企业创新可以促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第五,金融排斥对企业创新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阻碍效应对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企业的作用大于其对东部地区企业的作用,对非国有企业、内资企业的作用大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加快偏远经济不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以及金融系统建设,增加金融资源供给;第二,因地制宜解决中小企业金融排斥问题;第三,区别对待不同所有制企业,强化政府的激励约束机制,持续大范围推广面向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的普惠金融政策。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第一,中小企业金融排斥程度评价方法创新;第二,探究金融发展、企业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相关关系的视角创新;第三,金融排斥影响实证研究的数据层面创新。
其他文献
碳纤维(CF)具有模量高、耐腐蚀、抗蠕变、导电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在航天航空、能源、交通等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其表面呈化学惰性,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粘接性能较
航空重力测量系统是以动态平台为载体,通过惯性器件的输出来确定某一地区重力场的设备,航空重力测量比传统重力测量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成本更低,而且没有空间限制,为构建重
数据VV&C是保证数据质量,提高数据可信性的重要方法。一致性作为其中的一个公认关键指标,用于评估和衡量一个或多个数据集中信息的一致化程度。地形数据是建模与仿真中的一类
驾驶中的分神行为具有频发性和短暂性,易引发道路安全事故。监测驾驶端并及时预警是降低碰撞风险的有效手段。本文选取能反映行驶状态的头部姿势为研究主体,利用深度学习理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患有焦虑症的概率也越来越大。为了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对焦虑症的精准识别就至关重要。但是当下对于焦虑症的识别,大多数只是依
金融产品的可模仿性,使得客户资源成为影响各银行竞争力的最主要资源。而研究表明,客户满意度每增加5%,企业利润将增加25%-85%,因此,良好的顾客满意度已成为商业银行获得持久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碎片化信息增多,让舆情监测工作面临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通过情感分析的方式对碎片化信息进行舆情监测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
煤体结构即地质历史演变阶段煤层受到不同地质作用所呈现结构特征,通过变形与变质作用下,煤体随之分成原生结构煤与构造煤。目前很多学者通过宏观法、显微法观察构造煤分类,
由于实际工业控制系统一般都采用计算机实现信息采集,因此利用含有噪声的输入和输出信息对系统进行状态估计和参数辨识是分析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和保障.即使采样信号中需要的
液晶材料目前广泛的应用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但是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LCD显示由于其结构带来的缺点,其市场份额慢慢的被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