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治村中乡镇政府行为研究 ——以贵州省万县Z镇为例

来源 :贵州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l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政府部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进一步完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切的主题。分税制的改革,实现了中央政府提高其在财政总收入所占比重的目的,重塑了政府为农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路径,各种公共资源以项目进村的方式实现了村庄的治理。项目治村逐渐成为了政府对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也成为学界对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关切下的研究热题。基于此,本研究援引学界在项目制和项目进村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理论基础,研究乡镇政府在项目治村中的行为表现与内在逻辑。根据需要,本研究以贵州省万县Z镇政府所实施涉农项目中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收集到了丰富的一手研究材料,为实现研究的目标提供了保障。结合对相关资料和访谈记录的整理,遵循项目治村的运作逻辑,从“项目获取的前期、项目的争取与分配、项目的实施与监管、项目的验收与持续”四个方面分析了Z镇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的历程,并着重从Z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行为、行政管理行为、资源分配行为出发,进一步分析Z镇政府在项目治村过程中行为失范的表现及成因。研究发现,作为公共资源的治村项目,促使乡村利益共同体形成的同时,也成为了乡镇政府介入村庄治理的逻辑起点。具体来看,Z镇政府在公共服务行为上,表现出服务意识的匮乏和项目的统筹不足,在行政管理行为上,存在管理制度的僵化和政策执行的变通,在资源分配行为上,呈现出项目资源的分配不均与贫困人口的有限参与。结合Z镇政府在项目治理过程中的治理困境,进一步从观念、体制、机制三个层面分析了乡镇政府失范行为产生的缘由,并立足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和参与式治理的愿景,提出了服务型理念的塑造与科学行政、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考核目标、加强乡镇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匹配性、完善乡镇政府职能建设与容错机制的建立、配套服务体制、构建乡镇政府社会吸纳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可能路径。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思考。
其他文献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兴起,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农村市场的发展,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的耦合,丰富了农村商品市场,促进了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目前的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迅猛,农村网民规模和农村网络销售额不断增加,农村电商的用户规模得到一定保障,农村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在物流运输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国家力图打造一流的物流运输
当前,“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了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正值深入推进“双创”的黄金创业时期,在这样良好的社会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并降低其融资成本。由此,“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应运而生,通过“股权+债权”的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股权投资获得的超额收益覆盖信贷资金的高风险。到目前为止,投贷联动业务的试点工作开展不到四年的时间,但过程并
进入社会转型期,乡村的经济以及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新的乡村场域下,单一建制村独立自治的模式显现出一定的不适和无奈。十八大以来,为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一些地方突破了以单一建制村为治理单元的空间制约,开启了重构乡村治理单元的联村共治实践,并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作为一种新的乡村治理模式,联村共治遵循着独特的运作逻辑,为此,联村共治的根本诱因、内在运行机理以及实践效果等问题,成为了当前亟待展开研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社会各主体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同时,公共就业服务的对象需求逐步个性化、服务内容逐步丰富化、服务方式逐步多样化。强化农村公共就业服务,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全面提升,实现与农村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同时,这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当前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气候冬暖夏凉,典型喀斯特地貌孕育出了大量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山地特色农产品。然而种植山地特色农产品的农民并没有获取很高的收益,其原因是:生产过程缺乏保障、出售的农产品附加值较低、销售上存在一定困难等。本研究以贵州省紫云县红芯红薯为例,从保障、生产、加工与销售四个层面探索了紫云县红芯红薯产业链延伸路径,分析了紫云县红芯红薯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同全国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在扶贫攻坚中举足轻重。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资源,丰富多样的山地文化,以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的宣传推广,发展山地旅游恰逢其时。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山地旅游更是成为喀斯特山区乡村地域精准扶贫的有效之路。近年来,随着山地旅游的发展,喀斯特地区山地旅游资源粗放式开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制
进入新时代,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在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管理中,协作治理的需求日益凸显。本文以G市水环境治理中政府和社会的协作关系为线索,紧紧围绕“怎么协作”来回答“双河长制是什么”,也即双河长制的运行逻辑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为此,笔者在G市某环保公益组织以志愿者的身份进行了参与式调查,从而对“双河长制水环境治理运作机制和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揭示出了“双河长”运作的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回应了
本文围绕比较阅读方法,基于对不一样文本的引入,对两篇文章的类似点、不同点开展深入对比,除了使学生注意文本可能不被重视的细节,也可以使其进一步认知及体悟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涵。从教学层面来分析,对于这两篇文章,可先对比相同的地方,使学生了解文本内涵以及思想,接着,再对比文本的不同点,进而深入把握文本语言。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是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不仅受到子女所在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影响,还受到子女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的概念及形式基础上,本研究将家庭文化资本界定为家庭主要成员即父母亲与其子女,在家庭场域内通过交流沟通、行为实践和事件影响等方式所积累的一切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产,包括身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客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和制度化家庭文化资本三种形式。本研究
研究背景及目的:如何提高社区中医药的服务质量以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是政府及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管理学及基层卫生服务相关理论,采取需方视角,对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研究,调查了解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分析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评价总分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探讨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方法:采用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对贵阳市南明区、花溪区接受过社区中医药服务的195名患者进行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