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条件下应急公交桥接调度优化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ha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日益兴起,轨道交通运输方式逐渐进入大中型城市,成为公共交通出行体系的支柱,并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但查阅相关资料案例发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突发事件却时有发生。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来说,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将会导致线路运营中断、大量乘客滞留站台等问题出现;若乘客没有被及时疏散可能会波及整个公共交通体系,严重时还会造成难以估计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将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条件下应急公交桥接调度优化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公交车对事故区间的滞留乘客进行桥接疏运。
  对于如何快速疏散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条件下滞留乘客的问题,应急公交的桥接调度优化是重点和难点。本文按照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成因和发生位置对其进行了分类,阐述了不同中断情况下的应急管理措施;根据事故发生时列车的位置细化整合了需要桥接的客流;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是单线城市轨道交通中间普通站突发设备故障导致线路双向运营中断的事件。在考虑应急公交桥接调度的影响因素时,本文分类分析了受影响乘客,以累加原则作为计算最大断面客流的方法;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在最短时间内疏运尽可能多的滞留乘客,本文着重考虑了配车点的备用车数量和上下行滞留乘客的桥接需求,并提出应急公交的桥接调度工作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从事故区间周边的配车点调派公交车。将距离事故点最近的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站作为公交车桥接的首末站(需求点),并将其作为圆心。利用反向覆盖需求法,以运营中断恢复时间为半径寻找配车点(供应点);只要在圆形内的配车点均可作为候选配车点,并利用Dijkstra算法得到所有候选配车点到达公交车桥接首末站的时间。第二步,公交车到达事故区间桥接疏运滞留乘客。因为滞留乘客数量较为庞大、城市内部的备用车辆数量有限,所以不可能一次全部桥接疏运完成。考虑到上下行滞留乘客数量的不确定,本文分析得到了4种模式的调车路线,上下行循环次数为奇数或偶数时分别对应不同的调车模式。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条件下应急公交桥接调度优化的双目标整数优化模型。第一个目标是基于运输问题的从配车点调派公交车到事故区间的调车时间最小,决策变量包括从哪个配车点调派公交车,调派多少辆公交车;第二个目标是公交车在事故区间的桥接周转时间最小,决策变量为上下行公交车的数量和桥接循环次数。由于在应急调度过程中,公交车在空驶和载客两种情况下的运行成本不同,本文利用公交车空驶调车费用转换系数和公交车载客桥接费用转换系数将时间最小目标转换为费用最小目标,最终得到应急公交桥接调度费用最小的总模型。模型主要约束条件包括,最大上下行断面客流限制、公交车最大桥接周转循环次数限制、公交车最多车辆数量限制和滞留乘客最长等待时间限制。根据双目标优化问题寻找平衡最优解的特点,本文设计了符合该模型特征的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
  最后,本文以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模拟了八一广场站至丁公路北站突发线路双向运营中断的场景。制定了此场景下的应急公交桥接调度优化方案,并分析上述模型的可行性和时效性。通过调查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线路布置、折返站设计以及南昌市公交线网运营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确定了该场景下的桥接区间为万寿宫站至彭家桥站,获取了南昌市轨道交通某一时间段内的OD客流数据以及可作为公交车配车点的公交停车场、枢纽站等信息。最后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在公交车的调车数量、桥接循环次数和是否限制配车点的备车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其他文献
CO2催化加氢制甲烷是一种减少CO2排放、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低碳能源的有效方法,在环境保护、能源等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CO2甲烷化反应是典型的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从热力学角度来看,低温更有利于反应向正向进行。CO2甲烷化反应中,需要将完全氧化的C还原成CH4、涉及八电子还原过程,因此该反应受到显著的动力学限制,因此制备具有低温下高活性的CO2甲烷化催化剂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从构效关系、活
聚集诱导发射(AIE)是一类发光材料表现的光物理现象,这类发光材料以良好的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中时是不发光的,而当处于聚集态,即在高浓度中或固态时则具有高发光性。表现出AIE特性的荧光化合物和材料已成为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中功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基于AIE机理的有机材料受到广泛重视,但具有AIE特征的荧光分子的设计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部分:  1,与大多数易于发生聚集诱导淬灭
学位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工业循环冷却水在全国用水总量中占比大,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可减少补水量,但是也带来了结垢问题。工业上大多采用投加液体阻垢剂的方式来阻垢,加药方式为手动间歇投加或者通过加药设备连续投加,手动加药劳动强度大且作用时间短,需频繁加药,自动加药系统复杂且占地面积大,创新循环冷却水加药方式势在必行。  磷酸盐玻璃的基本结构单元为磷氧四面体,具有结构不对称、顶
期刊
近些年,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用于建设道路的土地资源有限,导致城市道路交叉口出现交通拥堵现象。交通拥堵易造成交通冲突和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导致机动车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和排队长度增加。另外,由于机动车的排放特性,使得机动车在频繁加减速的过程中会比匀速行驶时排放更多的污染物,加速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水平带来
学位
车辆出行路径包含着丰富的交通出行与状态信息,通过对城市路网中所有车辆的出行路径进行提取、挖掘和分析,可以获取全路网的交通运行状态,再现交通运行场景,为分析城市车辆的分布规律和动态出行特征提供必要支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使得全天候、大规模、自动化获取交通数据成为现实。目前,城市路网中的车牌自动识别系统每天都在获取数以百万计的车牌识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受交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其路用性能逐渐衰减,直至破坏路面结构,达到设计使用寿命。随着我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即将达到设计使用寿命的路面日益增加,使路面养护任务日益繁重,而养护资金相对短缺,养护质量相对较差成为管养单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预防性养护技术可以有效的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资金花费少,养护质量高的优点,对维持路面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实
学位
在我国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公路桥梁T梁的生产为一种常用的建设方式。梁场T梁的生产直接影响着工程工期、造价,是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关键环节之一。  预制梁场作为预制梁的生产基地,其选址、布局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除了能对生产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外,梁场的不合理布置、管理,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对工程单位的经济效益、国家土地资源的节约等诸多因素产生直接的影响。过程中需要考虑沿着线路的布局、建设标准和工
学位
论文从事故黑点识别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农村公路有别于其它高等级公路的现实情况,运用动态分段法、BP 神经网络以及遗传算法建立农村公路事故黑点识别模型。通过识别农村公路中的事故黑点,而后对农村公路事故黑点的治理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减少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农村公路的整体安全,保障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在研究事故黑点识别工作之前,通常需要将整个道路进行分段处理,传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因其输送能力强、速度快、安全舒适等明显优势而得到迅猛发展,其快速发展有效压缩了时空距离,提高了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流通速度,对区域空间结构、人口流动、经济联系和土地利用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本文对高铁开通后虹吸效应的演变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由于不同规模城市存在发展梯度落差,区域内虹吸效应一直存在,高铁不是产生虹吸效应的根本原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