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交叉口信号控制仿真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s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用于建设道路的土地资源有限,导致城市道路交叉口出现交通拥堵现象。交通拥堵易造成交通冲突和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导致机动车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和排队长度增加。另外,由于机动车的排放特性,使得机动车在频繁加减速的过程中会比匀速行驶时排放更多的污染物,加速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水平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从道路交叉口节能减排角度考虑,对交叉口进行信号优化设计,达到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缩短机动车的延误时间和排队长度,降低交叉口的尾气排放量,达到人、车、路、环境四者之间的协调。最终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将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交叉口信号控制仿真研究作为研究课题,选择平均车辆延误、平均排队长度、平均停车次数、CO排放量和VOC排放量等作为衡量配时方案的评价指标。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构建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制参数标定求得模型的最大适应度值,从而获得对应的信号配时方案。运行VISSIM软件针对优化前后的这两种信号配时方案进行仿真,并将其对应的评价指标对比分析。结合PEMS(车载尾气检测系统)实测交叉口机动车排放数据,采用VISSIM模型(微观交通仿真)和基于VSP(机动车比功率)分布的污染物排放模型相耦合,构建尾气测算平台。微观仿真模型和排放模型的结合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对比优化前后两种信号配时方案的仿真评价,对输出评价主要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优化后的方案使车辆平均延误时间同比降低了17.6%;CO排放量同比降低了4.2%;VOC排放量同比降低了7.5%。从而验证了通过优化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案可以有效缓解城市道路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山区高速公路规模不断增加,其中很多路段穿越膨胀土等特殊土地区和滑坡地段。当隧道进出口穿越这些地段时,由于膨胀土和滑坡的共同作用,隧道施工时往往发生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因此,研究膨胀土和滑坡共同作用下对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论文依托河南三淅高速公路项目,针对隧道穿越膨胀土滑坡地段工程,采用室内试验、理
在高低起伏的西部山区进行大规模建设时,必然会滋生许多人工高边坡问题,这对于工程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填方边坡对填料的选择尤为重要,如何在优良填料缺乏的地区选择经济实惠的填料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一直是高填方边坡中面临的难题。水泥改良土在近年来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中的使用已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水泥改良土作为一种廉价改良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结合陕北神木市某高填方边坡工程案例,以场地内原状土、
黄土是一种典型的非饱和土,非饱和强度是黄土地区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基础。本文采取陕西泾阳县泾河南岸第四系L5层黄土,对原状和重塑非饱和黄土做了压力板仪土水特征曲线测试、常规三轴饱和强度参数测定、非饱和三轴下的非饱和强度参数测试。将测试数据用两种不同的强度理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强度参数。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研究:  (1)通过常规土工实验测得泾河南岸L5层非饱和黄土天然含水率为17.3%,
随着对钢板组合梁的深入研究,传统钢板组合梁桥的结构体系得到了大幅简化,采用双工字形钢的组合钢板梁已成为新建中小跨径桥梁的主流。双工字形钢板组合梁桥的主梁间距较大,桥面板纵向应力沿横向分布不均匀,同时国内对其经济性研究也略显不足,桥梁的横向受力性能、技术经济性成为制约此类桥梁发展的两大因素。本文在装配化思路的前提下总结钢板组合梁桥的构造形式及设计要点,并对3×35m双工字形钢-预制混凝土板组合梁桥进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运输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众多新型桥梁陆续出现,在2005年我国建造了首座波纹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之后,波纹钢腹板PC组合梁桥凭借自身在构造、受力性能和经济效益上的诸多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对于该桥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静力性能方面,相对而言,动力性能方面研究较少。随着波纹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对其进行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以西阜高速(保定段
盾构隧道管片设计是盾构隧道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整体安全与质量。现有设计多采用经验法,管片各项设计参数相对保守,导致受力和变形的安全富余量较大,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造成了资源浪费。鉴此,本文结合佛山地铁2号线穿河隧道工程,基于径向基代理模型技术对盾构管片展开设计优化研究,同时给管片的优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并为管片及同类问题的设计优化提供一个可行性方案,以下为本文主要内容:  (1
学位
CO2催化加氢制甲烷是一种减少CO2排放、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低碳能源的有效方法,在环境保护、能源等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CO2甲烷化反应是典型的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从热力学角度来看,低温更有利于反应向正向进行。CO2甲烷化反应中,需要将完全氧化的C还原成CH4、涉及八电子还原过程,因此该反应受到显著的动力学限制,因此制备具有低温下高活性的CO2甲烷化催化剂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从构效关系、活
聚集诱导发射(AIE)是一类发光材料表现的光物理现象,这类发光材料以良好的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中时是不发光的,而当处于聚集态,即在高浓度中或固态时则具有高发光性。表现出AIE特性的荧光化合物和材料已成为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中功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基于AIE机理的有机材料受到广泛重视,但具有AIE特征的荧光分子的设计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部分:  1,与大多数易于发生聚集诱导淬灭
学位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工业循环冷却水在全国用水总量中占比大,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可减少补水量,但是也带来了结垢问题。工业上大多采用投加液体阻垢剂的方式来阻垢,加药方式为手动间歇投加或者通过加药设备连续投加,手动加药劳动强度大且作用时间短,需频繁加药,自动加药系统复杂且占地面积大,创新循环冷却水加药方式势在必行。  磷酸盐玻璃的基本结构单元为磷氧四面体,具有结构不对称、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