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繁荣的国际货物交易活动离不开合同。合同的履行是所有合同的的主要内容和核心。通过合同的履行,双方当事人的合同目的和权利交换得以实现。国际货物贸易合同履行中间环节多、程序严格、手续复杂,一旦发生意外或外部市场行情的变化,一方当事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出现不履行或履行不当的情况。从事国际货物贸易的当事人应该熟练运用国际条约和惯例,防范和规避违约风险。一旦违约发生,应当尽可能及时补救,争取合同规定的合法权益,减轻违约造成的损失。本文试图以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为依据,对国际货物贸易的各种违约的认定和救济方法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目的在于更好地在国际货物贸易合同实践活动中适用公约规则,提高国际货物贸易合同执行中的风险防控和处理能力以及规则意识,以降低合同执行成本和问题解决成本。合同本身不完备或对法规的解释不一可能导致合同履行纠纷和争议。解决争议的依据只能是国际条约和惯例。解决争议的手段依赖于与双方当事人的自治选择。仲裁作为最受青睐的解决国际货物贸易合同履行争议的方法被广泛采用,但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须从立法上和法治理念上排除任何司法之外因素的干扰和阻碍。